近年来,中哈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一批产能合作项目结出硕果,在风、水、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领域合作方兴未艾。哈萨克斯坦政治改革与权力交接逐步推进,虽与中国关系稳定,但在政策连续性存在风险,整体投资前景有待观察。
“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一直受到各界高度关注。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累计直接投资1173.1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金额和范围逐年增加,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走出去的中资面临哪些风险挑战?又该如何应对?兰州大学5月17日对外发布《“一带一路”投资风险及管控系列报告》,为这些“成长的烦恼”带来了新思考。
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投资研究室发布2021年度《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
近日,巴新政府批准了新的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计划修建联通国内各主要地区的公路网络,这无疑为中国企业带来不少机会。除了基建项目之外,遥远而又神秘的巴新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该报告分析了英国自由港建设的成因,并对英国自由港建设的投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独家剖析,旨在为中国企业投资英国相关领域提供投资参考。
德勤联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第二份《“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指数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和增长预期均有提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通过放开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与其他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总体经济吸引力得到提升。其中,东南亚国家最为显著。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印尼东部,是距离亚洲最近的南太平洋岛屿国家。近年来,巴新政府在继续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国家和欧美国家发展传统关系的同时,日益重视在多边外交中发挥作用,对东亚和东南亚各国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海外园区是“中国成功经验”输出的重要载体,也是风险高、周期长、回报慢的大型投资项目,需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
世界经济论坛针对长期投资、基础设施和发展的全球未来委员会对资产所有者群体进行了调查,以研究支持长期重点业务战略的投资者实践。本文总结了调查结果并提供了案例研究,强调通过建设性地与企业及其董事会互动,投资者旨在超越遵守敏捷组织文化,提高风险调整收益的能力,从而提高目前和未来受益者的收益。
当我们讨论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话题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它和一些高大上的宏观名词联系起来,比如战略、策略、风险、合规,等等。但是当企业真正走出去以后,实际更多遭遇的是一些看似琐碎的问题。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能否处理好这些小问题,实际关系到企业在走出去之后能否走得稳、走得远。本文将介绍印尼青山工业园在印尼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时的三个卓有成效的实践思考。
在2017年年末,中国外交部亮出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的成绩单。截至目前,中方已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展开新阶段,中国企业将在海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11月8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京发布2017年《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这是中国信保连续第三年发布此报告,旨在记录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状况,分析投资国别和行业投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帮助境外投资企业提高风险认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南苏丹受族群、文化、宗教冲突的影响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干扰,纷争经年持续,政局动荡不安,一直是中资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级别最高的地区之一。项目的投资运营风险居高不下且风险因素错综复杂,给中资企业在南苏丹投资运营带来严重挑战。
显示 1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