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意产业园位于经开区洋浦大街北行4公里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建设“一个基地”“一个众创空间”“三个平台”“五项配套”。
中国已连续9年蝉联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随着全球市场增速放缓,新技术涌现和跨界力量涌入,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汽车行业进入加速变革期,这些给国内市场的传统主流车企提出了巨大挑战。
日本丰田公司和7-11便利店连锁集团6日联合公布了一项推广新能源技术的合作项目,后者将使用丰田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小型卡车以及其他一些新能源技术。
本文试图解释改变能源系统在技术、市场主导或政治方面的驱动力和掣肘。对能源系统的当前认识进行概括总结,不是通过对燃料之间的供需分解,而是对大多数能源分析家认为关键的重点问题进行调查。最后,本文目的在于将行业重要预测员的深刻见解与对能够塑造能源未来的抽象力量的推测结合起来。
白城以优化能源结构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围绕强基础、增后劲,立足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突出风电的开发利用、光电的梯度跟进、生物质能的综合开发,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完善,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及富余电力的就地消纳,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能源基地加速崛起,成效彰显。
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近日制定目标,计划至2040年在日本普及以氢气为行驶动力的燃料电池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机构还将推进技术研发,提高电池性能,降低车身制造成本。
欧洲投资银行(EIB)周三宣布,它正通过由希腊国家电力公司实施的新投资计划,支持希腊各个岛屿和大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福建省近期发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要达到30万辆以上,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0亿元。
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专家预测,直至2030年阿拉伯国家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量将以每年不超过9000亿美元的幅度上涨。据悉,新兴经济体新能源投资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9%(2016年达1560亿美元)。
10月16日,《参考消息》发表文章《外媒关注中国正在挖掘一处“新宝藏”:中国将赢得未来》,该文聚焦美国政府宣布废除《清洁电力计划》后,美国主流媒体对美国能源政策的担忧以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关注,认为中国将在未来主导新能源领域。
当新能源汽车迎来重重利好,其上游备受资本和产业追捧的时候,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商和锂行业前三强之一,天齐锂业的“先锋”崛起,背后的密码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天齐锂业创始人、董事长蒋卫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7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6亿千瓦,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00万千瓦,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70%左右。目前,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稳居全球首位。然而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电力需求有所下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领域仍存在大量弃风、弃光、弃水的现象。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再生能源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能源短缺和社会需求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电力短缺成为发展瓶颈,巴政府将目光转向了国际上正在快速发展的风力发电领域。目前,巴基斯坦风电政策优惠、电价透明合理、内部收益率高,对独立发电商有较大吸引力,成规模的风电场已逐渐开始显现。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变革技术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清洁、可再生、前景广、储量大、创新性以及广泛产业关联性等特点,是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
印度主要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都受到水资源可用量的威胁。分析表明,水资源稀缺对印度火电行业及其投资者构成真正的财务威胁,也危及印度发电量。对水的争抢和水诱发的停电可能会造成发电商、政府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紧张。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干旱的频率与强度,而社会经济发展会加剧当地的水资源竞争。
2014年9月8日,神新能源公司压块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全线打通!2000个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产品各项指标达国际一流。也许相对于神华投资几百个亿的煤基、煤制油等煤化工项目,神新能源活性炭公司只是一个小缩影,但是也折射出神华勇于承担三大责任的胸襟与百折不饶的进取精神。
随着可持续性投资热情上涨,资本越来越多使用在包括绿化基础设施、新能源、经济适用房以及全面整合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的投资上。可持续性投资前景可观,克服关键障碍可帮助市场到达一个高点。文中披露了有关可持续投资最常见的错误说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安巴经济上行趋势良好,GDP增长可望达到3.7%,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来自旅游业的复苏和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
显示 285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