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17.3%,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用户需求成为牵引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作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20日在合肥举行。参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加快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加快市场化步伐,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汽车力量。
大众旗下子品牌思皓宣布正式开启新能源中大型车渠道建设全国招募,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推出思皓中心、思皓展厅、思皓空间等各类用户体验中心,诚邀有志之士成为“梦想合伙人”,一起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电”。
中国太保产险、松下电器和三井住友海上中国6日在第四届进博会上签订合作协议,三方旨在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创新保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为实现低碳减排社会做出贡献。
记者28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城市共有11个,包括北京、南京、武汉等8个综合应用类城市,宜宾、唐山、包头3个重卡特色类城市。
记者12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1月至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824.3万辆和186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8.7%,增速比1月至8月有所回落。
记者日前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获悉,世界500强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将在此间扩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超10亿元。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规格、国际化的年度大会,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规模和规格上均创新高。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志强介绍,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展,2016年至2020年产业规模呈现连续上涨趋势,2020年产业规模达2556亿元,同比增长54.3%,预计2026年产业规模将达到5859亿元。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6日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作视频演讲时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势头。
中欧新能源汽车论坛8日在慕尼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欧双方的整车制造商、配套产业代表以及经销商代表、政策法规和研究机构负责人等围绕节能环保、主动安全、智能网联、数字营销等展开交流。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26日发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渗透率提高至5.4%。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市场监管总局26日发布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的公告,要求明确标示每一个项目和标准,禁止混合标价或者捆绑销售。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4月底开始,截至5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参与下乡活动的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约6.9万辆,而去年同期约为1.8万辆,增速超过280%,比新能源汽车市场5月的行业增速高出120个百分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25年预计将首次超过燃油汽车。这将是一个历史性转折,令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早于西方竞争对手多年实现这一点。
全球咨询企业阿利克斯合伙公司的最新分析显示,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是一个最近才发生的变化,但这一变化显示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今后几年影响汽车行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考虑到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加速的现实。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据估计,这一政策将在2024年至2027年内减免5200亿元人民币的购置税,从而提振新能源汽车行业。
中国一季度汽车出口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出口了107万辆汽车,比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8%。
显示 402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