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1150吨重轨的25091次“铁路国际联运”班列8日上午从武汉武昌东站驶出,将经广西凭祥实现货物出口。这是武汉首批直发越南的铁路国际联运重型钢轨运输项目,让铁路跨境物流跑出“加速度”。
6日从湖北机场集团获悉,武汉天河机场5日旅客吞吐量达8.7万人次,创下1995年机场开航以来新高。
5月1日,小长假第一天,凌晨5时40分,编组50辆、满载700余吨武汉及湖北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衣服鞋帽、防疫物资等的X8015次列车从吴家山站开出,将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武汉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22日联合发布消息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武汉GDP实现357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8.4%。
4月15日,我国首艘具备破冰能力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双柳造船基地下水。
作为武汉智慧医疗的重大成果之一,全数字PET/CT只是当地数字经济的亮点之一。当前,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经济领域,也在快速发展。据介绍,武汉数字经济去年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0%左右,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速超出GDP增速8个百分点。
4月8日,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凌晨5:25分,随着风笛一声长鸣,编组50辆、满载600余吨武汉及湖北地区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配件、通讯产品、衣服鞋帽、防疫物资等的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4月7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21武汉特别峰会举行。
4月8日上午,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于2021年4月8日至11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3月24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光谷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30家,高新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000大关,达3148家,占武汉半壁江山、全省30%以上。
3月20日凌晨5时38分,编组50辆,满载湖北生产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通信产品、防疫物资的X8015次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和意大利米兰,这是中欧班列(武汉)首次开行至意大利米兰。
记者从17日召开的武汉市交通运输行业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动员暨2021年度工作会上获悉,2021年该市计划推进174个交通项目,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466.3亿元人民币,加快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截至2020年底,武汉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突破7200家,在汉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300家,居中部首位;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超过360家,“走出去”网络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武汉)覆盖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重箱率位居全国首位。
2021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武汉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户,达到6259户,增长41.7%。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武汉得到广泛深入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部批复湖北省牵头建设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18日在武汉揭牌。该中心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2月11日,大年三十,凌晨5时左右,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吴家山站灯火通明,车站干部职工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2020年武汉市新增留汉大学生30.2万人,保持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态势总体稳定。”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孙志军近日在“学子留汉”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该市将提供50万个优质岗位,继续留住30万以上大学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范围内海空交通运输受限。中欧班列(武汉)作为武汉直达欧洲的陆路运输主干道,成鄂企“走出去”运输“大动脉”。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当天已有13名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成员从新加坡飞抵中国武汉,未来将与中方同行共同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另有两人因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仍在新加坡停留。
显示 249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