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进一步的气候行动,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德国打算推进一个“合作和开放的气候俱乐部”。这是一项重要且充满希望的举措,通过将国际碳红利引导回较贫穷国家,以支持其清洁转型,其潜在效益可大大增强。然而,这一努力绝不能止步于G7。
202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完成了定期全面监督审查,该审查考虑IMF应如何更新其向成员国提供的分析和建议,作为其法定监督职能的一部分。在考虑审查时,基金组织执董会授权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将更广泛风险纳入监督行动,并制定政策建议以持续应对这些风险。
2022年,将继续讨论发展金融在减少较贫穷国家能源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在进行这一讨论的同时,应该承认富国和穷国之间在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非洲领导人和谈判者就非洲的关键优先事项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终的结果与非洲大陆的需求规模不相称。
现在是美国联邦政府在为气候影响,而不只是预算影响,评分立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了。使用标准化且易于理解的指标(“每美元温室气体”)对立法进行评分,将为联邦政府提供一种一致方法来跟踪气候目标进展,为气候政策谈判提供信息。
人类或将面临三大威胁:大气中温室气体积累导致气候变化,这可能使多个地区因气温和海水上升而无法居住。粮食不安全加剧、饮食变化和隐性饥饿导致全球健康水平下降。由于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足迹扩大,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三个具有挑战性的威胁很可能会相互加强。国家和全球政策努力,对于控制和避免这种恶性循环至关重要。
气候智能型农业可为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政策的激励措施提供框架。从概念上讲,气候智能型农业实践可能是解决不断增长人口对全球环境影响的重要工具,但为对温室气体排放几乎没有影响的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大量补贴,可能与国际贸易法相冲突。
土壤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往往被忽视。然而,美国政府向农民支付气候友好型土壤管理费用的前景使土壤脱颖而出。
英国智库认为,全球未来一年主要得应对通货膨胀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而预计全球经济将能取得相当强劲的增长。
本文分析在亚特兰大、芝加哥和华盛顿特区大都会地区,新住房位置和结构类型。研究发现,过去30年里,这些大都市地区大多数新住宅都建在郊区和远郊社区,其中单户住宅约占70%——这与气候友好型增长完全相反。
建筑环境部门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往往是由于缺乏气候投资,而这一差距的存在是由于操作方法不完善。本文介绍新气候融资框架的障碍和机遇,重点关注如何开发一个更具弹性的建筑环境。本文强调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新规划和投资方法,这是规划未来行动的第一步。
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渴望在气候问题上成为全球领导者,但两国之间的竞争适得其反,未能产生期望的结果。为了使竞争具有建设性,美国和中国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增强雄心并采取后续行动。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我国第一份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名录,这标志着经过近40年建设,我国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成。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严重,人们对地球工程技术产生了更大兴趣,美国必须作好准备,应对潜在部署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世界一直在限制排放,但却没有限制产生排放燃料的生产。坦率地说,这种需求方面的应对方法,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至少上升2.4摄氏度,远高于《巴黎协定》将气温保持在或低于1.5摄氏度的目标。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继续花费数万亿美元支持和补贴化石燃料行业。
过去20年,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的数量和覆盖面有所增加,但重要的政策采纳差距(policy adoption gaps)仍然存在。为分析G20在2000-2019年间的部门气候政策,作者编制了减缓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数据集,并确定了50项关键政策选项,构成了一个全面的部门气候政策方案。
10月21日,白宫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气候变化的官方文件,证实了美国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限制气候变化对其国家安全的危害和风险。
所有国家都迫切需要更大的雄心,使格拉斯哥会议取得成功。但作为自称是发展中国家和气候脆弱国家的拥护者,中国可能不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受到批评,中国大概率会从参加COP26的大部分南方国家处得到支持。因为富裕国家历史排放量较大以及未能兑现气候融资减排承诺,仍然对气候变化负有更大的责任。
中东和北非地区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但它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帮助阿拉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对欧洲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不仅是因为不受管理的风险会产生暴力冲突和移民潮,还因为其他地缘政治参与者开始为自己的目的而利用该地区的脆弱性。
在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气候融资是最具争议的议题之一。富国和穷国一致表示需要更多气候资金,并就适应气候变化支出达成更强有力目标。应对发展中国家气候危机需要大量资金。富裕国家应该提供比现在更多的资金。此外,虽然投资公司提出动员私人资金应对气候变化,但实际上让私人资金转移到贫穷国家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显示 728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