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政府公布了一项颇具雄心的计划——“自力更生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该计划不仅可以用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也可以作为印度长期发展的路线图。但是,作为一项带有愿景性质的计划,“自力更生的印度”却未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问题予以关注。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新冠肺炎不会是世界遭遇的最后一次大流行病。只要人类继续没有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新的病毒就可能出现,进而引发新的大流行病。本文研究了人类活动与大流行病的联系,审查了与流行病之间的因果联系,特别是人畜共患病间的联系。文章强调了气候变化是促使大流行病暴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冠肺炎大流行从经济和地缘政治双重层面彻底改变了全球能源前景。疫情引发的石油需求骤减加上价格战,大大增加了一些油气生产国的不稳定风险。但化石燃料价格下跌以及应对新冠病毒危机的适当经济和能源政策可能有利于能源转型和整个绿色经济领域。
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正在要求国际社会对气候相关损失与损害给予更多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正在解决“损失与损害”问题,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将安全理事会视为相关辩论的另一个关键场所。安理会可以阐明气候政策利益,以提高认识和改进预警手段。
过去十年,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激增,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与诸如水质和栖息地保护等环境考虑相冲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采取广泛且可接受的低碳行动的必要性变得更加紧迫。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自愿减少其环境影响的意愿提升,应该利用现有的机会来这样做。
非洲传统的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包括非洲气候变化谈判小组在全球气候论坛上的突出努力,一直广受关注。然而,人们对非洲联盟如何讨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安全影响知之甚少。这份政策简报概述了非洲联盟应对行动的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让人类有机会自问,对于知道即将发生但又很容易忽视的危机,人类准备如何应对。从区域和双边关系到人类用于保障安全、公共卫生、贸易、发展、数据和金融的各个系统和组织,都将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将重塑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及人类对未来的期望。
2020年5月27日,欧盟公布了一项7500亿欧元(约合8260亿美元)的复苏计划,作为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对策核心,同时增加现有预算。欧盟官员称,经济刺激计划的25%将用于气候友好型措施,如建筑改造、清洁能源技术、低碳汽车和可持续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仍然没有被视为全球紧急事件,也没有应对之策。更糟糕的是,当前疫情可能破坏气候活动势头。原定于2020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就因疫情而被推迟到2021年举行。此外,排放量下降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现在,许多国家/地区正在解除封锁,排放量将再次增加。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
在4月封锁高峰期,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17%。然而,经济活动中断创造的零排放并不是一种理想结果。经济活动长期中断会导致严重后果。随着疫情缓解与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缓解情况或面临反弹。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明显,环境界许多人事呼吁对地球气候进行人为操纵,以减缓气候变化。一个经常提到的方法是向大气中注入硫酸盐来冷却正在变暖的地球。与印度最相关的是硫酸盐注入对全球降雨模式的影响。向土壤中注入硫酸盐也有可能改变印度的季风气候,导致这个严重依赖农业经济的国家大面积歉收。
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纳入量化宽松企业债券购买的考虑范围,不仅在财务上是审慎的,还可能有助于释放增长,并带来强劲、可持续、包容的经济。各国政府有充分的理由采取气候行动。
由于世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缺乏明确领导者,人们已把目光聚焦在欧盟和中国,认为欧中是引导全球气候合作的潜在合作伙伴。尽管欧中气候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双方仍应努力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本文就双方如何展开气候合作进行了分析。
经过疫情考验,公众意识到未来的挑战。在中国,有87%的人表示,从长期来看,气候变化会与新冠肺炎一样带来严重影响。尽管澳大利亚的数字要低得多,但大多数人(59%)也同意这点。那么,一旦当前的危机消退,这种担忧会最终转化为解决气候变化的真正进展吗?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新冠病毒一样,各种环境退化对俄罗斯的威胁要大于对北约、美国等国的威胁总和。而俄罗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威胁方面做得很少。俄罗斯应认识到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的严重程度,在二十年内对能源转型进行全面的公平的评估。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全世界的精力理所当然地集中在遏制病毒和控制经济后果上。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气候危机仍然和以往一样紧迫。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威胁,加强对这两种威胁的应对能力是当务之急。
波黑共和国前总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全球协力合作,让危机催生变革、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的文章。他表示,当前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危机交错,各国只有联合战疫,有效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才能化解危机。
战胜新冠病毒需要社会和个人承受急性的、短期的痛苦,人们期望这场流行病会过去,经济会迅速复苏。脱碳则意味着更艰巨的任务:全球经济都要转型,这期间还会出现混乱,而目的只是想避免一场人们感觉即将到来、但才刚刚开始感受到的灾难。
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呼吁,以绿色创新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所有人都有深远影响,绿色技术领域创新将是成功应对这一全球挑战的关键。
美智库发文列出了七个重要实例,用于说明特朗普政府如何破坏、撤销和削弱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并总结了这些行为对美国民众健康与福祉造成的影响。
显示 728 条中的 461 到 48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