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在亚洲伙伴对欧盟作为气候变化领导者的信心有所恢复的情况下,欧盟可以做些什么来加强与亚洲伙伴的合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时代在变。气候变化、移民和不稳定等挑战相互交织,在脆弱环境下给许多地方和区域行动者带来各自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多边治理机构的关注。
过去一年,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著升级。这场生存危机所产生的威胁日益呈现多面性和环环相扣的性质,并继续考验各国和政府有效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本文回顾2022年的一些关键动向,如极端天气事件、二氧化碳排放、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7)、令人担忧的发现,并对2023年及以后的情形做出预测。
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有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最重大威胁。作者认为,为避免灾难,有必要采取新行动,包括增加适应资金和健全公共医疗体系。
每年工业和农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四分之一以上被自然生态系统吸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欧盟坚持认为碳边界调整机制只会对贸易产生最低限度的影响,同时还会推动进一步的气候行动。
本文分析亚太地区能源和交通资产暴露于气候变化和地震灾害的程度,并强调了多重灾害评估如何有助于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抵御能力。
在气候领域,非洲智库和青年组织之间很少有交叉互动或伙伴关系。
气候变化令粮食和水安全情况变差。气温升高幅度超过1.5℃将改变陆地生态系统,改变气候带,进而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力。海洋比陆地吸收更多的热量,变暖将影响渔业和水产养殖的生产力。再加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和海平面上升,这将加剧获取粮食方面的不平等,加剧贫困。
最近的两次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和二十国集团(G20)会议——都强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为一个高度脆弱的地区,东南亚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调整其农业和粮食体系,为更具破坏性的未来做好准备。
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获得安全卫生设施的机会是21世纪的两个决定性挑战,但很少被放在一起考虑。
尽管一个国家的排放不会实质性改变气候变化进程,但单个国家仍然可以指明前进的道路:它们可以开发出可供其他较贫穷国家使用的技术,可以在全球协议和为发展中经济体气候变化政策提供资金需要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近代史上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目前正在影响整个世界。除非立即采取行动解决这场危机的驱动因素,如冲突、气候冲击和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否则数百万人将面临饥饿的风险。
本文强调,在气候变化讨论中需要更广泛的优先事项,以解决对非洲城市中最弱势群体影响。当前人们强调为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就业提供融资。虽然这些政策目标很重要,但它们需要与体制、法律、建立信任和能力加强改革结合起来,以便使适应措施真正具有变革性。
东地中海地区城市必须采取气候适应和气候减缓的综合策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气候变化的影响之间取得平衡。
上海时装周是中国最大的时尚盛会之一,但今年秋季的T台展示内容远远不止用新造型来打扮模特。
本文介绍了中国如何发展海绵城市,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减少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
受联合国委托进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计算出,到2030年,贫困国家(中国除外)每年将需要2.4万亿美元来应对全球变暖。大约一半的资金可以在这些国家内部筹集,每年的缺口超过1万亿美元。公共资金永远无法填补这一缺口。
在COP27及以后的会议上,东南亚各国政府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以提高议价能力。仅仅加强全球气候基金和世界银行等旧有机构是不够的,东南亚各国政府应支持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损失和损害融资机构
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东南亚能源基础设施的影响。它还通过多个例子概述了气候模式和能源系统适应方面的最佳做法,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显示 728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