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氢气作为未来无碳能源难题中的多功能和可持续能源载体,已获得越来越多的政治和商业动能。清洁氢能为加速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但大规模部署面临着重大挑战。
韩国的目标是,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发电用固定燃料电池生产和部署方面成为全球领先国家。文在寅政府把氢确定为经济增长和创造工作岗位的主要动力。韩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大氢公共投资国。
英国正在努力成为“2030年全球氢能领导者”,这是其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中第二个目标。与其他氢计划不同,英国在短期内并没有追求出口导向型战略,而是专注于确保国内部署,并服务于新的或恢复活力的当地产业集群。
作为氢研究领域的先进国家,德国希望成为绿色氢技术的领导者和出口国。德国希望继续保持能源进口国地位,并正在建立国际伙伴关系,以确保未来氢供应。
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严重缺乏碳氢化合物资源,使用氢有多种价值,包括能源安全、工业竞争力和减少碳排放。2017年,日本发布《氢基础战略》,成为第一个采用国家氢框架的国家。
作为土地丰富国家,澳大利亚具有巨大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和互补资源开采行业。政府认为,澳大利亚处于有利地位,可以利用清洁氢预期需求显著增长,特别是在邻近的亚洲市场。
俄罗斯主要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氢能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官方目标是到2024年出口20万吨氢,到2035年出口200万吨氢。作为一个主要碳氢化合物生产国,俄罗斯正寻求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来管理其面临的重大风险,因为许多客户都在努力实现经济脱碳。
27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共同推动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落地临港新片区。项目涵盖电解水制氢装备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高压储氢瓶系统等业务,计划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人民币。
北京昌平将建设全球领先氢能技术创新高地。
秋日的坝上草原,天高云淡,景色宜人。风机、光伏发电板与或远或近的山水相互映衬,俨然一幅绝美画卷。
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国务大臣夸西·克沃滕8月表示,英国政府发布首个氢能战略,将据此创建一个低碳的氢能行业。英国政府表示,氢能将在化工、炼油、电力和重型运输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脱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氢将是未来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为牵引,将氢能列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欧洲绿色协议》的签署,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欧洲经济停滞,都促使欧洲成员国团结一致,进一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俄罗斯于2020年6月对这一全球趋势作出敏感回应,启动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为中心的具体项目,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世界启动的新“氢游戏”。
俄罗斯有意加入全球氢能竞赛,并希望成为德国和亚太地区未来的氢能供应国。但是,它应意识到,成为关键的氢能出口国与在国内建立强大的氢能经济应并驾齐驱。如果俄罗斯想确保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地位,它就应该在国内采取更具雄心的脱碳政策。
随着世界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人们重新对氢能产生浓厚兴趣。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推广陷入“车少不建站,没站不买车”怪圈。当前,亟需明确氢气作为燃料在交通领域的能源属性,完善氢燃料供给体系和标准,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用全链条经济性。
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对氢能来说是个好兆头,氢能将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之路的关键。但是,现在就认为中国赢得了氢能竞赛还为时过早。
去年 7 月提出的欧盟氢能战略旨在大力支持绿色氢能的发展。为尽快扩大欧洲的氢能源市场,今年5月中旬欧洲议会批准“蓝氢”作为过渡技术的动议。德国在海外氢能合作项目有望于2023年投产。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恒动氢能的氢能燃料电池研发生产项目,将建成氢能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百万千瓦级氢能新兴产业基地,并形成年产万台(套)产品的产能。
显示 93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