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边不靠海,一条航线曾承载一个内陆省份“向空而生”的勇毅决心。从2014年通航至今,这条“空中丝路”越走越宽,刻录着河南对外开放的铿锵足音。
郑州海关18日消息称,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3958.3亿元,其中,河南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2332.2亿元,占比达58.9%。
25日,总投资逾百亿元人民币的河南省“两河两港”内河航运6个项目在该省信阳市息县、周口市沈丘县等地集中开工。
近日,波音737-800客舱训练设备在河南航投集团航空制造产业园顺利投产,首套设备已从郑州运往天津港,随即发送至坦桑尼亚。这是首套“河南造”航空仿真模拟设备,其交付也标志着中国国产大型航空仿真模拟设备首次出口。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14日通报称,该省设立1500亿元规模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消息,日前,《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产白酒规模力争达到260亿元。重点酒企仰韶酒业力争突破100亿元,赊店老酒力争达到50亿元,洛阳杜康力争达到40亿元。支持赊店老酒、金星啤酒上市。
5月24日,游客在河南省中牟县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建业电影小镇景区入口处发现,白色外观的小房子,小巧的长方体造型,还有新风系统、空气过滤、病毒消杀等功能……这是“便民核酸采样亭”首次在景区亮相,该核酸采样亭正式投入使用后,能够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贴心的服务。
河南官方23日消息称,到2025年,初步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种业、粮食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集群和全球粮食科技创新高地。
中部省份河南持续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其规模实现翻番,打造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是该省定下的产业新目标。
从郑州海关18日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数据来看,该省外贸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4月11日,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内,我国首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在“全球汇”线上平台完成实单交易,标志着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正式启动。业内人士指出,利用跨境电商方式进口药品是我国进口药品流通机制创新的重大突破,有望为缓解群众“买药难、买药贵”问题提供新思路。
4月12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季度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这得益于近年来河南省以“三十五证合一”为代表的各项商事制度改革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使得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更与今年以来政府一系列简政放权、惠企纾困政策的落地密不可分。
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11日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全球汇”平台完成首单交易,正式启动试点业务。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获悉,河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按50%的税额幅度减征“六税两费”。
记者29日从河南省商务厅获悉,在商务部“2021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结果中,河南省郑州综试区综合排名处于第一档——成效明显(全国共10个),洛阳综试区、南阳综试区综合排名处于第二档——成效较好(全国共50个),总体表现突出。
在全球文旅业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之下,中国历史文化大省河南正发力文旅数字赋能,力争实现该省文旅的全球创意和全球交易。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8日消息称,2021年,在豫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98家,中国500强企业达到175家。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对项目投资额5亿元以上和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574个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10057.1亿元。
天气趋暖,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现场,大型机械设备不停运转,逾800名工人正在进行闸门安装与启闭机房施工。
中原大地天气趋暖,企业生产开足马力。连日来,中新网记者围绕春季开工后的企业生产情况,探访河南省多家出口制造企业发现,订单充足,实现了“开门红”。
显示 329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