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1日在海口揭牌设立,受理国内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民商事争议,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等,对接国内外商事调解机构。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我们紧扣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和海南实际,践行‘五关’要求,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为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起好步、开好局储备海关方案、贡献海关智慧,全力支持海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海口海关关长、党委书记施宗伟委员如是表示。
民建中央认为,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支撑。建议从六方面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记者从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获悉,6月起,海南省将在各市县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再提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6日审议相关决定草案,拟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种子法、海商法的有关规定。
记者20日从海南省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获悉,为提振社会消费,海南推出系列举措。当天,海南“消费一码通”平台上线,可为消费者提供优惠活动。
4月13日,南海之滨春潮涌动,100个项目在海南集中开工,总投资489亿元,其中既有中国大唐国际贸易中心等重大项目,也有结合海南实际推进的文昌航天超算大数据产业集群、迈湾水利枢纽等高质量项目。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的一组数据,展现出疫情之下海南旅游产业加快复苏的强大韧性,也彰显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一流园区是海南自贸港压茬推进和进行压力测试的重要载体。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11个重点园区作为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
随着疫情形势转好,海南旅游进一步迎来了利好。4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获悉,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于近日下发了《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做好下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记者2日从海南省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省从3月至6月全面开展十二项消费扶贫主题活动,助力全省各类扶贫产品销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据海南海事局2日介绍,该局近期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海事局关于实施船舶保税油供受作业便利化海事监管措施的公告》,推出五项便利化监管服务措施,为国际船舶保税燃油供受业务“松绑”,从而降低航运公司运营成本、吸引国际航行船舶在海南聚集。
记者3月31日从“海南省2020年首批3万岗位人才招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吸引全球各类优秀人才到海南工作创业,共建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发展需要,组织汇集全省各领域单位,一次性拿出3万多个岗位资源,面向全球集中开展公开招聘活动。
记者22日从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旅游经济全面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这个省推出《海南省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刚刚实现国定贫困县市全部摘帽的海南省,连日来采取多项措施恢复生产、畅通农产品销售和解决务工难等问题,保增收、防返贫,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提升外贸通关效率,试行外汇管理新政策,为高层次外籍人才加急办理出入境证件……近期,海南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各部门、各领域不断出台务实举措、开放政策,海南自贸区(港)外贸外资发展稳健。
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在抓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同时,海南正紧抓自贸港政策研究和承接准备工作,力求早安排,早收获。
据悉,今年海南省将立足自贸政策早期安排,围绕三大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面向全球市场,精准开展招商引资。
显示 767 条中的 481 到 5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