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将于2021年3月19日-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展。
今年深圳推出10条举措,采购消费帮扶产品110亿元以上,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委托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对居住在全球20个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700多名世界一线科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被认为能够为全球富有潜力的年轻科研人员提供最优发展计划和条件,其中深圳以最高的支持率成为最受全球科学家认可的未来青年创新之城。
记者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获悉,2020年深圳跨境人民币业务全年收付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2.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2021年1至2月,人民币已超越美元成为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货币。
深圳市“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顺利收官。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月7日8时到1月17日24时,深圳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交易金额达1822.65万元。
深圳市“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顺利收官。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月7日8时到17日24时,深圳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交易金额达1822.65万元。
记者14日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2020年12月末,深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9万亿元,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突破10万亿元的城市。
受疫情影响,深圳外贸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深圳政府部门及海关连续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措施,通过制度创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用好用足原产地等政策,为企业减负增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深圳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近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达98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创历史新高。其中居民用电量增长最大,同比增长6.6%。
随着我国进出口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0年深圳西部港区刷新集装箱吞吐量历史纪录,完成进出口(外贸)集装箱1111万标箱,同比增长2.8%;内外贸整体集装箱吞吐量达1184万标箱,同比增长3.6%。
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获悉,2020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达98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创历史新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经济活力正全面恢复。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外贸低迷,深圳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措施,释放了政策红利,支持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额4784.2亿元,同比增长3.6%。
记者从中国贸促会获悉,2020年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2月20日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合作促进共赢”,由中国贸促会、全国工商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世界贸易中心协会联合主办。
《联合早报》12月15日报道:新加坡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深圳之间的“智慧合作”,目前是新加坡和中国的合作重点之一。
2018年和2019年,深圳相继推出了“秒批”和“秒报”改革,即通过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受理审批环节实行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在业务申报环节实行少填或不填信息的无感申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外贸受到很大影响。对此,深圳海关连续出台稳外资稳外贸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深圳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出口市场,打通内外“双循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如何以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记者近日走企入园,感知这座城市的创新脉动。
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5日在深圳落幕,3300多家海内外展商参展,展示高新技术项目超过9000项,涵盖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驾驶、5G商用、8K超高清、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隶属于迪拜政府,负责大宗商品贸易及企业管理的全球领先自由区DMCC,近日宣布在中国深圳正式开设代表处,助推中国企业前往迪拜发展。
"蛇口-顺德组合港"项目启动,借助同步上线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物流及贸易便利化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集合应用,一个出口企业从顺德港起运货物到深圳转关出口,只需要"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即可,可节省约30%的报关成本。
显示 431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