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新闻办10日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2022年3月,湖北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达889008件,同比增长24.01%,平均每7.78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认定驰名商标总量为391件。
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8日在武汉启动运行。该联合体将发挥政产学研合力,实现车规级芯片完全自主定义、设计、制造、封测与控制器开发及应用。
湖北“襄十随神”四地文旅部门27日在襄阳签署六个联盟协议,深入推进文旅一体化发展。
据武汉海关19日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湖北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404.7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13.6%,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逾三成,为该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入强大动能。
近年来,湖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湖北省政府新闻办31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全省6家国家级开发区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湖北把营商环境作为疫后重振的金字招牌和重要抓手,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营商环境2021年度评价成果整体情况和标杆城市经验措施。
湖北“当枝松宜”百强县市聚集区协同发展联盟11日在湖北宜都市成立,联盟成员将在重点产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湖北“南部之翼”振翅腾飞。这也是湖北首个百强县市聚集区协同发展联盟。
“这艘双燃料动力船下水后,对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北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副主任黄鸿8日说道。
湖北启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聚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企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和制度化,分层分类、精准服务。2022年湖北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启动会9日在武汉举行,记者获悉上述消息。
据武汉海关25日通报,2021年湖北数字经济新引擎作用突出,该省对东盟进出口743.7亿元(人民币,下同),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34.1%。
据统计,2021年湖北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200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18日在武汉举行,记者获悉上述消息。
记者14日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12月13日,湖北省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00.56万户,同比增长41.78%;其中新登记企业28.97万户,同比增长31.76%。实有市场主体639.19万户,同比增长13.02%;其中企业163.49万户,同比增长12.85%。
12日在武汉举行的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上,15个对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通过平台共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形式,推动国际创新资源在非、在鄂汇聚融合。
专设农业产业链馆,近10名院士领衔农业产业链,用科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遴选45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集中对接签约……这是日前在武汉举行的2021湖北农业博览会的部分亮点。
2021湖北农业博览会27日在武汉开幕,这是湖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同期举行湖北省重点农业产业链集中对接签约,签约金额1422亿元,同比增长90%。
湖北省政府近日出台《纾解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反映的融资问题中较为突出的痛点难点。
记者11日从武汉海关获悉,2021年前10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达4334.3亿元(人民币,下同),超过去年全年4305.2亿元规模,比2019年同期(下同)增长37.9%。其中,美国、东盟、欧盟为湖北省前三大贸易伙伴。
10月13日下午,首列中欧班列(武汉)沃尔沃整车进口专列抵达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
据统计,今年1-8月,武汉海关累计监管出口茶叶1.48万吨,同比增长12%,主要销往东盟、欧盟以及香港市场。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产业如何兴旺”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当前,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经验,取得一定成效。记者了解到,作为小龙虾养殖大省,湖北的小龙虾产量占到了全国一半左右,发展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路径。
显示 223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