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良好势头。
记者13日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浙江将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快“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18日,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开幕。
获批以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突出可复制可推广,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创新打造“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统筹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培育与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相匹配、产业体系相融合、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代法律服务体系。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创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注册申报公共服务模式,搭建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申报、跟踪保障、专业助力”的全流程服务,全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应用进程,助力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季节已是仲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生物医药开发区内,挖掘机轰鸣着来回穿梭,头顶安全帽的工人在一栋栋厂房内外忙碌着铺设管网和线缆。
生物医药既是重要的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基础产业。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上海不少药企正在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通供应链、守护“生命线”。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的生物医药高地,2021年共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的20%。目前,包括制造、服务和商业流通在内,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约2700亿元,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显露雏形。
9月29日下午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展望大会(新加坡2021)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2月10日,“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诊疗论坛”在合肥市蜀山区启幕,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聚焦核医学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为合肥市建设国际一流,涵盖诊断、治疗设备、同位素分离提纯及药物研发生产产业集群建言献策。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日前落幕,签约总投资达325亿元。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38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1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166亿元,同比增长4.6%。
目前,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以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为主导,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及衍生品为辅的产业体系。宜昌高新区现已集聚生物医药领域企业250多家,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470余亿元。
“从一片荒凉的红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海口老药谷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原驻企业已近饱和,新药企都被源源不断地引到新药谷进行建设生产。”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粤港澳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提速。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严振12日在广州举行的发布会上称,该省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同时,推动建设大湾区最大的生物医药安全评价实验室。
春日暖阳下,位于安徽肥西经开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肥药谷科技产业园,大健康产业标准化厂房正在如火如荼施工建设。这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园区的标准化厂房,或将掀开肥西产业集群式发展新篇章。
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南方向,有一个江心小岛。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心岛村,10年后的今天,已成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引擎。这个仅1.83平方公里的小岛,从无到有,如今集聚一批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战略科学家。
5月21日,江苏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联合早报》5月15日报道:新加坡经济面对新冠疫情冲击,近年也受到不少地缘政治事件影响,不过生物医药领域依旧表现坚韧。
经过近30年的砥砺前行,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了以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合成生物、医疗器械、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为特色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北方生物医药产业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的领跑者。
显示 2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