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关于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评估报告。这份由240多位科学家,历时5年完成的报告一经发布,就“一石激起千层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该报告给全人类发出“红色预警”。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第三代半导体近期备受关注。小米、传音等公司纷纷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快充领域的赛道;在资本市场,第三代半导体上下游公司——台基股份、安泰科技、露笑科技、海特高新等表现活跃。
29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我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蓝图传递一个重要信号——以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为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缓解我国资源安全压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当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中说,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1》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全社会发电装机容量为29.0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2%。
我国已经向世界宣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在倒逼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转型。
2021世界5G大会之“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会前座谈会29日在北京举行,众多产业界精英、科技企业和传播学者,围绕论坛主题——5G技术如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研讨,以助力5G技术的加速应用,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碳”目标对能源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国家的代表,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易事。
6月11日,安徽芜湖繁昌区人民政府、三峡新能源以及华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联手打造芜湖零碳智慧产业园,对芜湖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实现,推进低碳绿色智慧能源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低碳能源研究中心8日上午在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揭牌,该中心将系统承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全面支撑海南低碳能源研究工作。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家都很关注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绿色转型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大家都有一个说法,“30·60目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怎么理解?
6月3日,在由数字经济投融资联盟主办、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承办的“碳中和下的数字经济投资机会”主题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科技趋势下的节能与赋能、碳中和下的数字经济投资机会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将推动南方5省区区域分别新增1亿千瓦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0.5亿千瓦增加到2030年的2.5亿千瓦,支撑提前实现碳达峰。
记者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获悉,该部门日前联合浙江银保监局、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析,全球供热和制冷的能耗约占全部建筑物能耗的50%。在全球制冷需求不断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更绿色高效,已经成为制冷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18日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
三十四年的农村房“摇身一变”成为了白墙黛瓦的江南庭院,百年老宅被创意改造成了村史馆,浑浊零乱的小河浜打通梳理后清澈见底,青石板、栈桥、流水、磨盘等农家本色点缀着鲜活的乡村景色......
显示 6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