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7届“兰洽会”“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在甘肃兰州举行。论坛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为主题,旨在共谋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助力高质量发展良策,进一步打造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交流的合作平台、行业领域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权威发布解读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
7月22日-2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的科技之家大使、外交官•2021合肥行盛大启幕。
由团结香港基金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撰写的《策动湾区港深引擎 孕育生物科技新机》生物科技政策研究报告26日在香港发布。报告建议加强港深生物科技合作,打造大湾区科创新引擎。
20日,第七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在兰州召开,以“创新·为发展点燃新引擎”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智库和媒体等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跨界协同共探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加快构建环境与发展智库等热点问题。
今年以来,安徽省灵璧县围绕经济开发区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7月17日,安徽省合肥市翡翠学校2019级2班“花儿朵朵中队”来到位于巢湖之畔的安徽创新馆,开展”红领巾创未来”暑期实践活动。
近年来,革命老区江西赣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创新型赣州和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为加快推进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1年6月28日,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五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在北京、塔什干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乌兹别克斯坦创新发展部部长阿卜杜拉赫莫诺夫共同主持。
本文探讨科学创新和新兴技术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文章重点关注5个领域:数据驱动技术和软件密集型技术,先进材料和供应链,网络安全,无人系统和机器人,以及包括卫星和导弹的空间技术。
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经济开发区内的安徽中德(濉溪)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各项目建设现场,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正酣,展现出活力十足的建设“速度”,释放着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
从“首创之区”到“全域科创”,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业集聚为主线,打造科创引领城区建设的主阵地,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今年以来,明光市持续深推创新驱动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幅达10.6 %、14.3%。
京沪高铁创造性地提出“微创”维修理念,并研发了两种高铁无砟轨道病害“微创”整治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施工对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影响,为中国高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制定新标准。
近年来,濉溪县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建成省创新型县为目标,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领濉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检察机关以开展“保知识产权 护知名品牌”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电子、汽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在小康集团、猪八戒网等11家知名企业设立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推出以维权援助为核心的“点对点、面对面”检察服务。
近日,北方重工与业内某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型永磁直驱球磨机项目。该项目提高磨机技术的创新性和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以高端技术引领行业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进一步提高我国选矿行业的经济效益。
重庆两江新区发布《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2021年重点任务》,将从加快要素聚集、强化产业引领、做精科技服务、优化创新生态、加强园区建设五个方面,加快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
6月16日,两江新区党工委2021年第25次(扩大)会议召开,专题研究部署新区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6月7日,中芬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低碳科技创造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拓展中国和芬兰企业间创新合作的方式和途径,为两国在低碳等环保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搭建平台。
人才跨城流动将成为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强大变量。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创新,已成为“十四五”时期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从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到成都打造“蓉漂”品牌矩阵,再到厦门变“筑巢引凤”为“三顾茅庐”,都反映出城市人才竞争态势已经进入到创造人才“回弹效应”的新阶段。
显示 377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