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由科技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俄创新对话”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两国在创新战略与规划、创新政策与机制、科技金融、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对话,旨在推动中俄双方创新发展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美好蓝图渐行渐近,一条由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连接成的“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也缓缓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9日表示,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望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中科院已于2016年初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战略咨询、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
来自科技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形成了稳定的政府间合作机制,覆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实力。
3年前,马昭健与越南胡志明市黄忠南有限公司合作时,这家企业只是一家小小加工厂。如今,它已成为越南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之一。与之合作的中国企业同样受益匪浅。“在行业整体亏损的背景下,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企业却逆势而上,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作为广西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的马昭健,目睹了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领域合作逐步深化的整个进程。
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7日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美在多层面建立了务实高效稳健的科技合作机制,并在进一步探索新的科技合作模式。
未来中美将通过政府、园区、企业多个层面的交流对接活动,探讨科技园区创新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科技交流规模,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新格局。
东盟国家也加快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引进步伐,大幅助推了“一带一路”建设。
显示 69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