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的灞河之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拉开序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不断加强国际能源领域合作,助力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资国。
25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国内外嘉宾齐聚一堂,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此拉开帷幕。吸引更多品牌参展,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引领绿色消费和低碳发展……透过开幕式,本届消博会奏响开放合作新乐章。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山东省已有国家级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5个和省级试点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30亿元。
在6日举行的2022绿色发展国际科技创新大会上,与会代表聚焦“绿色低碳 合作共享”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途径。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25日表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将为巴基斯坦提供清洁廉价的电力,促进巴绿色发展。
作为县域治理的“高光样本”,多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的德清县近期再次走进了全球媒体视野。
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宗盖鲁水电站首台机组日前正式并网发电,向饱受缺电之苦的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输送清洁能源。另外三台发电机组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
记者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2021年全年,四川实现电能替代电量1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8%;今年一季度实现3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电能替代电量呈持续上涨态势。
贵州“东大门”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近年来,铜仁市突出保护境内的梵净山、乌江和锦江河“一山两江”,聚力打造生态宜居、低碳循环的“深绿城市”,走出一条城市化与生态宜居相融共生的路子,努力成为武陵山脉的“桃花源”。
记者12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悉,2021年以来,中国信保项目险业务承保绿色项目累计保额约77亿美元,项目个数超150。
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文森特·基夫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英中两国的合作,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世界加快走向更加绿色的未来。
新城控股发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公司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更名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了新城对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决心。
大地回春,从白洋淀畔到千年秀林,绿色正渐渐成为雄安新区的主色调。在容东片区体育公园内,高低起伏的绿丘之下掩映着一座220千伏变电站,这座变电站里又藏着怎样的绿色发展密码?
“高原之城”西宁,通过实施循环、节约、减碳的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升级路径。记者走进青藏高原,探究这座城市“绿色逆袭”的密码。
能源行业增储上产,与减碳节能冲不冲突?记者近期深入长庆油田生产一线,一探究竟。
由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主办的第三届“聚焦狮城 放眼全球”中新经贸合作论坛21日在新加坡成功举办。
工信部近日对外公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阐述“十四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等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安排。特别提出,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变革。
榆林,虽然还未遇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阵痛,但榆林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契机,紧抓“双循环”机遇,率先通过“三转三补”引领转型升级,重构产业体系,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棉大地的崇山峻岭中,一座座中资企业投建的现代化水电站在过去十几年陆续投产,不仅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动力,也推动柬能源行业实现绿色转型。
显示 307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