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风险人气显著回升,23日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全面走弱,美元指数在隔夜市场下跌,当日继续维持下行走势,尾盘时美元指数显著下跌。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或者地区货币的努力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然而,自特朗普开始第二个任期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已经与不少于41个国家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名义价值总计达5540亿美元。
美元作为国际金融交易的主要货币及其作为全球战略储备的作用是美国霸权地位的关键。这一地位首次受到挑战。西方以外的国家希望在国际交易和战略储备货币中去美元,或者至少是减少美元的使用。
美国能否靠着印钞机永远可持续地统治世界始终要打上一个问号。
盖洛普咨询公司的民调结果显示,近半数受访者(47%)预计美元将在今后25年内失去其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今天由于美国和西欧与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数字货币的出现,加速去美元化的前景正愈发明朗。
随着黎巴嫩经济危机加深,本国货币不断贬值,政府停止燃油补贴,油价持续飙升,邻居们只能商量将供电时间缩短一半,以节油省钱。
央行数字货币等新技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系统、中国和其他国家货币互换额度,以及SWIFT替代方案的出现,将会加速全球两极货币金融体系的出现。因此,在未来10年内,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会相对下降。
巴西和阿根廷两国领导人日前表示,两国正研究发起南美洲共同货币。专家认为,创建南美洲共同货币的倡议,彰显拉美主要经济体寻求推动地区经贸发展与融合、促进地区一体化、减轻对美元依赖的意愿。
美元近70年来的全球主导地位正被逐渐削弱。缺乏强有力的替代品已成为这种“绿色钞票”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维持霸权的最大支撑。
刚刚结束的2022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跌超过30%,日元汇率大跌对日本经济产生广泛影响。新年伊始,日元走势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广泛关注。据多家日本权威机构预测,今年日元对美元汇率或将缓慢回升。
今年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元的显著上涨书写的。美元不可阻挡的升值已经在全世界造成冲击波。不过,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上涨可能终于走向了尽头。
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外溢效应等因素影响下,欧元区通胀率持续走高。西班牙经济学专家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升值、欧元贬值,进一步助推西班牙通胀,加剧民生负担。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持续激进加息,不仅未能令美国国内高企的通货膨胀“退烧”,其外溢效应还给全球金融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如此“任性”加息折射美国治理能力缺陷。
在美元走强和经济前景低迷的双重压力下,英镑和欧元汇率在今年开启了“跌跌不休”模式。欧元对美元汇率在7月一路跌破1比1,创下20年来新低。而英镑汇率更是在最近跌至1比1.1410,创下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就会走强,因为高收益会吸引投资者;但在美国经济疲软时,美元仍会走强,因为它在危机中尤其受欢迎。因此,美元走弱、新兴国家发展环境改善的前景并不明朗。特别是那些本就十分脆弱的国家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阶段。
美元目前处于历史高位。而在美联储决心持续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即便这意味着让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大多数长期货币观察人士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美元升值。
自“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美元一直是投资主要货币。这种不平衡与“一带一路”倡议投资和中国全球经济地位上升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数字人民币,中国可以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务,加强偿债网络和机制建设。
显示 199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