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最大经济体美国多次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俄罗斯诸多行业的情况明确后,俄罗斯开始加大雄心,改变脱碳术语。2021年10月,俄罗斯甚至宣布了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近年来,海湾国家不断探索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以降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与世界其他地区一起,欧洲国家正在争先恐后地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种全球能源转型将对人们生产和消费能源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为避免转向清洁能源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例如失业和生活成本上升,并避免公众广泛反对必要的气候政策,欧盟和成员国必须仔细规划并确保转型是公正的。
本文探讨美国各州为寻求与能源转型相关经济机会所采用的策略。本文探讨4个问题:气候雄心是追求清洁能源机会的先决条件吗?各州采用哪些机构来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各州如何追求更广泛政治目标?有证据表明这样的机构和项目是成功的吗?
作为“双碳”战略顶层设计,10月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减碳路径和重点任务。中国确立“双碳”目标,明确深度调整产业机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着眼“双碳”机遇,在华外企以管理节能、技术节能为发力点积极布局中国“能源转型”。
中国可能成为能源转型的最大赢家。例如,改用可再生能源将降低中国的战略脆弱性。中国石油需求的70%依靠进口,近年来这一弱点也被称作“马六甲困境”,而改用可再生能源将降低这种脆弱性。
能源转型可能会产生重大地缘政治后果。这将导致能源从化石燃料生产商手中转移。此外,新的能源地缘政治将越来越多由绿色技术、稀土材料、电线和存储容量等问题决定。国际合作,包括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互惠互利的结果,并有助于解决气候危机。
“高精尖”“接地气”的科技盛宴——“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展览现场,不少闪闪烁烁的“绿色”信号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加快能源转型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绿电交易助能源转型。
埃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局主席哈亚特日前表示,以风力发电场为主体的苏伊士湾新能源基地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发电量可达2500兆瓦,将进一步助力埃及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70年全球对氢气的需求将达到5.2亿吨。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经济体更加重视发展氢能产业。
波兰政府近期宣布,计划在2036年底前关停贝乌哈图夫燃煤电厂,同时放弃开采该区域露天煤矿的计划。贝乌哈图夫燃煤电厂是欧洲最大的煤电厂之一,此次的关停计划是波兰提交给欧盟的“公正转型基金”申请的一部分,希望借此推进环保政策实施,实现能源转型。
中国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随着中国调整能源战略,其国有石油公司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迄今为止,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尚未宣布重大战略变化,但正在采取措施与国家目标保持一致,包括改善信息披露、新气候和净零承诺,以及在低碳能源领域的新投资。
界上没有哪个地区比中东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该地区约占全球石油产量30%,石油收入推动该地区政府收入。随着全球消费模式改变和气候变化,中东将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许多阿拉伯海湾国家努力摆脱对碳氢化合物出口的经济依赖,沙特阿拉伯王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地区领导者。本文探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为进一步实现脱碳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对各自面临的挑战提出看法。
能源转型不仅对中东有影响。能源安全是中国最近在该地区投资的主要动力。如果中国政府认定其能源安全来自非洲的矿山,而非中东的油井,应该预计中国注意力和资金将转移。事态将如何发展已经超越中东各国政府的能力。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将来自该地区以外。
本政策简报分析了当前阻碍西巴尔干地区实现能源多样化和绿色化的因素,并讨论了最近启动的欧盟西巴尔干绿色议程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脱离化石燃料的长期转变对各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鉴于这些公司在全球油气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国家石油公司的发展对未来能源供应、气候结果以及产油国经济和财政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阿联酋政府制定的目标,到2030年阿联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23.5%。为实现此目标,阿联酋全面推进能源改革进程,加速能源产业脱碳,利用自身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大力发展绿氨产业,同时通过碳捕捉、封存和应用技术扩大蓝氨的生产规模,加快实现能源转型及经济多元化。
显示 272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