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拥有扩大清洁制造业所需的关键要素。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以及成熟的制造能力和熟练的劳动力。例如,印尼已成为关键矿产、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领域外国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工业部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价格低廉的中国技术正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推广,帮助电力生产、公路运输等领域实现脱碳。
鉴于能源系统的综合性和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国际合作符合每一方的战略利益。要应对气候危机带来的风险,战略合作和务实的经济外交至关重要。
在气候变化的世界里,一些曾经看起来几乎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可能正在发生。初步数据显示,尽管全球碳排放量仍在上升,中国的排放量可能已经达到峰值。该国先于他国一步,扭转了排放趋势。
如果欧洲认真对待其电动汽车目标,那么问题不在于中国进口太多,而在于中国进口太少。
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估和技术经济分析,探讨在中国煤化工行业现场部署绿色氢和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
欧洲能源安全可以说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安全的供应链和高效的能源利用。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成功地将欧洲从对能源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并增强欧洲经济的弹性。
巴西承诺在2005年的基础上,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7%,到2030年减少50%,最终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公平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吸引了广泛利益相关者兴趣,并被誉为长期合作气候行动蓝图。虽然南非和印度尼西亚的JETP似乎在其特定背景下提供了蓝图,但本文发现了障碍、风险和差距,这引发了这些计划中设定目标能否以计划速度和规模交付的问题。
欧盟正朝着脱碳迈出重大步伐。然而,要实现目标,欧盟将需要有序地开展绿色能源外交。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如何通过碳定价领域的诸边和多边合作实现脱碳。
美国以及整个西方国家有责任和机会,支持挣扎中经济体走向发展和脱碳,稳定处于危险中地区,并确保全球社会走上实现必要温室气体减排以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轨道。
欧盟需要加强其气候外交,迅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包括融资和创新合作在内的方案,以应对目前以监管和碳定价为主导的做法所引发的负面反应。
锂价最近下跌应该意味着电池会更便宜,但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转化为车价下降,而届时锂价可能会再次上涨。
美国《通货膨胀减少法案》和《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 包括历史性公共投资,以加速美国经济脱碳,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社区带来经济利益。
近年来,中国车企加快了进入日本市场的步伐,并凭借其物美价廉的产品,赢得了日本消费者信任。专家认为,在全球脱碳努力推动下,电动汽车必定成为未来主流,并给中国车企提供了反超日本的机会。
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委员阿迪娜·沃莱安6日在雅典表示,国际航运业将大步推动脱碳,并在新冠疫情中继续前行。
国际海事组织于2018年通过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制定了航运业在2008年基准上至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至2050年温室气体年度总排放量降低50%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航运界纷纷加入“脱碳”大潮。
转向低碳能源生产是否会使美国制造业面临风险?推广清洁能源的政策是否会因成本上升而损害美国制造业?对于这两个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
显示 12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