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构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等供应链。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迎来发展黄金期。
美国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日前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减持近九成芯片制造商台积电股票。
日本技术公司高管认为,北京有能力挺过美国的芯片制裁。
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12日表示,2022年12月12日,中国将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日本已经亮剑,决意恢复在半导体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参与这场斗争的日本企业各方面都非常可观,日本芯片“梦之队”由丰田、索尼、NTT、软银、NEC等八家企业参与。这些企业都在各自领域拥有或曾经拥有世界第一的能力。
三星寻求在2027年实现1.4纳米制程芯片的量产。1.4纳米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这是一项领先于现有水平三代的技术,如果成功无疑是全球首创。如果半导体真能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那么其用途迟早会突破人力所能掌控的范畴。
上海已成为中国的半导体高地,这里拥有四分之一全国芯片产值和大部分人才。
作者认为,日本和美国联合研发电路线宽2纳米的最先进半导体,是日本挽回在半导体方面劣势的“最后机会”。
半导体芯片行业已经享受了神奇的两年(短缺意味着高利润)。对于一个习惯了经历非常激烈的周期、显著的起伏(无论销售还是投资)的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小小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再好,也不会是永恒的。
在半导体市场的竞争中,美国无法立刻禁止向中国提供以最先进制程工艺生产的元器件。中国深深植根在这个行业的全球分工和全球供应链中。
美国国内半导体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国际竞争、资本投资要求、劳动力需求、供应链缺口,以及所需风险资本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短缺。
新冠疫情期间半导体的严重短缺迫使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当局在“芯片竞赛”中采取措施,旨在维持该细分市场的现有利基并扩大其战略地位。鉴于半导体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以及对有限数量的行业参与者的依赖,“芯片是新的石油”在政策制定者和外交官中成为21世纪的流行语。
欧洲对来自亚洲的半导体进口的依赖正在增加。欧盟委员会计划投入数十亿欧元来吸引该行业的投资,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翻一番,达到20%。
欧盟本周二公布《芯片法案》,至2030年,欧盟将投入约430亿欧元的资金来大幅提高欧洲芯片产能,减少对外依赖程度,并在下一代芯片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欧盟官员表示,创新型芯片工厂的资金缺口百分之百可以获得公共资金的支持。
2月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芯片法案》。根据该法案,欧盟拟动用超过430亿欧元(约49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有资金,其中超过2/3的资金将作为对新的先进芯片制造厂(或大型晶圆厂)的补贴。
美国与盟国或仍未就如何遏制中国的科技雄心达成一致。事实证明,单靠美国一国无法控制半导体产业。
印度议会12月15日正式批准芯片制造促进计划,这将作为印度去年推出的总额2万亿卢比制造业促进计划的一部分。按照这一计划,未来6年内印度将为符合条件的芯片制造、设计及相关配套企业提供7600亿卢比的投资激励。印度计划以此吸引20家左右的芯片生产企业落户印度,将印度打造成芯片设计、生产和出口中心。
美国在公开敌视北京的同时,还制裁中国企业,使它们无法获得微芯片开发技术,迫使中国在不同领域进一步自立自强。在这场技术霸权的巨头之战中,北京手中有一张强大的牌:它拥有所有稀土生产和供应的85%至95%,而华盛顿80%的供应来自中国,供应中断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文胜煜20日在国会就美国要求韩国半导体企业提供敏感机密信息一事称,相关企业正在准备在确保不泄露合同保密条款和不触犯国内法律的情况下,将材料提交给美方。
显示 96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