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引发了人们对超国家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怀疑。然而,东盟并未出现萎靡迹象,由于独一无二的特点和制度设计,东盟没有类似英国脱欧的挑战。
近期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就欧洲与英国发表了观点。他的观点与71年前丘吉尔提出的“欧洲合众国”类似。约翰逊表示,欧洲和英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地理位置临近,但由于英国退欧,二者可以各自寻求自身繁荣发展的道路。
爱尔兰总理瓦诺德卡近期在布鲁塞尔表示,边界是英国而不是爱尔兰的问题,爱尔兰为技术解决方案所做的工作将停止。最引人注目的是,瓦诺德卡表示,边界应移至爱尔兰海。这意味着,海关检查不应在陆地边界进行,而将发生在海港和机场。这种想法是不连贯且无益的。
英国即将退出欧盟令人们想起一些一直隐藏到现在的根本性东西:欧盟的扩张趋势并非不可逆转,欧盟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继续存在不能也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英国表示有意退出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后,将不得不与其他国家达成新的国际协定以维持对核动力技术的获取。由于英国国内缺乏生产药物能力,药物依赖海外进口,从而容易受到市场压力和国际贸易整顿的影响。
英国退欧谈判本周继续进行。英国政府依然坚持主张,最终将离开欧盟。但英国国内的混乱局面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政府成员看法不一。此外,政府外的共同呼声要求英国重新考虑其立场。这些讨论忽略了另一方的观点。欧盟27国愿意接受任何协定来避免英国退欧的假设是错误的。
英国退欧应被视为变革的好契机:促进公众的辩论及对欧盟凝聚力和结构的新思考。尽管和平和经济重建是欧盟一体化的最初目的,但欧盟现在面临着适应全球化的社会挑战。本文作者为欧盟提供了如下建议:外交作为社会互动的方式若要在英国退欧背景下取得成功,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和实际行动(而不是坚持传统的程序)。
按照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英国政府已开始进行退欧谈判。不过,退欧公投结果并没有提供英国人民希望与欧盟建立哪种关系的信息。一组研究人员基于离散选择模型来真正了解英国公众对退欧的偏好。总体目标是对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得出哪些特征对于英国公众而言是最重要的。
英国政府上周在布鲁塞尔启动实质性的退欧谈判,但在英国没人清楚该国到底在寻求什么结果。梅政府陷入混乱,她的内阁在退欧问题上陷入内斗与困惑,在某些地方,有一种信念正在增强:即英国可能,或许应该,最终留在欧盟。
本文探讨了英国公众重视的英国与欧洲未来关系问题的主要维度,并对其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英国公众关注度最高的是直接影响经济的维度——比如与欧盟以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进入欧盟单一市场。这些偏好随教育水平的不同出现极大的差异。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英国公众希望就英国退欧达成交易,并愿意为此做出妥协。
本文研究了英国能否继续成为欧盟引渡制度框架下的一分子;如果不能,替代方案是什么。欧盟和英国可能都希望尽可能就犯罪和安全问题展开紧密合作。然而,找到办法保留英国的欧洲逮捕令将比设计一个创造性解决方案使其访问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或欧盟数据库更为艰难。
在英国退欧的大背景下,英国近期大选的决定性因素源自国内问题,而非国际问题。在这些国内问题中,住房是英国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英国必须积极、迅速采取行动,建立起私营部门能够繁荣发展的环境,从而提高住房供应量。
本文审视了自6月19日开始的英国退欧谈判的进展情况,即对欧盟公民权利、爱尔兰边境问题、财政承诺及欧洲法院未来角色等问题的讨论。作者支持欧盟委员会建立联合委员会来管理当前退出流程的提案。作者对英方的优柔寡断感到遗憾,因为这冲淡了重新定义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可能性,进而妨碍英国企业迫切需要的过渡性安排。
英国在面对逆境时一直以坚韧闻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英国接连遭遇恐怖袭击,议会也遭到了持续的网络攻击。在国际上,俄罗斯的攻击性行为也开始复苏。在这种对抗时代中,当英国面对多重和同时的威胁时,英国不会接受西方的衰落。英国将按“铁娘子”的领导,果断地采取行动来捍卫国家和其所代表的一切。
保留对欧盟数据库的完整接入权限、打击犯罪和恐怖主义对英国来说将变得不那么容易。任何交易都需要欧洲法院的参与,并遵守欧盟隐私法的规定。欧盟的合作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英国退欧后仍然如此。欧盟的数据库将是这一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创造一种不稳定的环境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可能削弱投资者对英国经济的信心。这种不稳定可能引发英镑进一步疲软,从而加剧其滞胀问题。英国谈判者注意到,该国承担不起英国退欧带来的长期不稳定。如果投资者开始相信,英国朝硬退欧前进,该国进入单一市场受到限制,则英镑进一步贬值可能严重影响该国经济。
英语金融媒体对英国退欧谈判十分关注,然而,英国退欧已是次要活动。有关欧洲的重大利好新闻正在由法德两国制造。17年欧盟有着的优异增长表现,和较以往更好的增长预测。基本原则已开始生效,不再只是德国对抗紧缩和银行体系风险。欧盟国家的银行体系变得更为可靠,良性循环正在进行,其增长也转为内驱,而不是受出口驱动。
英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多位权威人士宣称此次大选是“英国硬脱欧路线的终结”。但这远非定论。当前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大选后英国走软脱欧路线的可能性更大。执政以来就主张硬脱欧的特蕾莎·梅在此次大选中没有获得她所期望的大多数支持。
英国6月8日的大选结果极大的削弱了首相特雷莎·梅在未来谈判中的影响力,她将在无多数议会及国内政治权力削弱的情况下进入谈判。如果说英国大选将削弱其谈判立场,那么法国选举将强化欧盟的谈判立场。马克龙取得决定性选举胜利后,法国将由一位大力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总统领导。
英国大选的结果对英国退欧谈判将产生巨大影响。许多专家认为,这意味着“硬脱欧”路线的终结。然而,“软脱欧”的前景也并不明朗。另外,特雷莎·梅的未来也出现了更多变数。最终,英国很有可能很快会迎来新一轮大选。
显示 13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