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8月底,合肥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45万户,是2012年的4.8倍,其中个体私营企业140万户,是2012年的4.9倍。”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6日介绍,“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市场主体户数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9年成功迈入市场主体超百万城市行列。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紧抓省会城市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布局机遇,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高标准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中国吸收外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近期多家欧洲跨国企业相继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实现正增长,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聚焦高质量创新创业创造,搭建双创平台和载体,在辖区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2022世界莞商大会29日在广东东莞召开。本次大会除了在东莞设主会场外,还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6个海外分会场,为海内外一千多名莞商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从鼓励在华创新创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到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围绕产业发展,连云港片区出台了促进片区产业发展“1+8”政策,涵盖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发展、金融集聚、跨境电商等;连云港海关制定20条措施,支持冷链物流、保税混矿、集装箱混拼等。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疫情,我国吸收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如何进一步提升外企投资信心和积极性,让“外企敢投”,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各界普遍关心的话题。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服务举措,全市市场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强化竞争政策”试点省份,三年来从理论到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不懈探索。
太湖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方向,不断强化功能膜新材料首位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借助产学研这一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功能膜材料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更好地享受这一红利。
这十年,从国资投入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到汽车企业落户时所展现的“合肥速度”,或者是为企业精准服务的“合肥温度”,安徽省会合肥推出数百项改革措施,持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为创新创业降门槛,为市场发展添活力,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
17日,《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对外公布,围绕涉企服务、网上办事、准入准营、扩大经营等5个方面,提出了34条改革举措。其中,北京将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全面提升线上服务。
今年以来,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紧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三大主题,念好“减”“新”“管”三字经,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近日,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安徽蚌埠市固镇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落实企业帮办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无为市税务局在持续创优税收营商环境上出实招、出真招、出硬招,确保市场主体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尽管有一部分外资撤出中国,但并未成为主流,更多外资仍然选择投资中国。从基本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从政策面来看,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基本面和政策面对外资产生双重引力。
河北省定兴县金台开发区经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对接企业诉求,通过实施项目领办代办、企业问题收集常态化、企业问题交办落实和企业服务工作互动反馈系列措施,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
显示 1131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