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四面被大山环绕,从空中俯瞰,仿佛一个巨大的“天坑”。“天坑”底部有一片200多亩的土地,罗德亮和磨满组其他村民就靠这片土地为生。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级干部、省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向青云率省中药材专家团队赴毕节市纳雍县调研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纳雍县有关部门及乡镇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记者从贵州省水利厅获悉,6月29日,贵州省第二季度15个骨干水源工程集中开工,此次开建项目总投资为47.95亿元,建成后,每年将新增供水9741万立方米。
贵州于2018年9月正式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6月,试点企业已有893个品种取得贵州省准入临床研究的批件。
澳门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和贵州省政府23日召开扶贫合作工作会议,并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澳门与贵州省从江县签署了9项帮扶脱贫项目协议。
石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名贵中草药之一。目前,贵州赤水、锦屏、安龙等22个县(市、区)有80个近野生石斛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均超过5000亩,截至5月底,贵州石斛种植面积达15.95万亩,种植面积位居中国第一。
日前,贵州助力“9+3”县(区)稳就业促脱贫招商引资项目网上专场推介会召开,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数十家驻黔商协会、企业家代表参加。推介会通过“直播+视频会议”的形式,现场向全球发布300个“9+3”县(区)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总引资规模达723.5亿元。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贵州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消费市场复苏——商贸企业复商复市节奏加快,居民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百货店、专业店等实体零售企业持续回暖,随着多彩贵州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的进行,进一步提振了全省零售业消费信心,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消费热情。
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全省工业企业基本恢复生产,从3月起,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其中5月同比增长3.5%。经过连续数月的不懈努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实现扭负为正,1至5月同比增长0.2%,生产水平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今年以来,贵州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均大幅增长。6月14日,记者从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获悉,截至上月底,贵州中药材面积625.14万亩(不含刺梨,下同)、产量16.04万吨、产值22.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21.7%、82.4%。
贵州省101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于16日下午集中开工。101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获得专项债券支持106.64亿元。
今年上半年所有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所有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条件,是贵州省“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目标之一。为了助力脱贫冲刺,廖云华和他的团队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80多个子项目同时进行,点多面广。”廖云华说,施工团队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的施工。
贵州天柱:“扶贫工厂”稳就业促增收
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将通过增加信用贷款比重、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加大对民企融资的支持力度。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贵州省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鼓励公路沿线群众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参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近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贵州省榕江县的原始阔叶林树下,生长着8.2万亩野生草珊瑚。近两年来,沉睡在深山的资源被唤醒,当地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草珊瑚产业,摆脱“富饶的贫困”。
“黔中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贵州,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村产业革命12个特色产业之一,省领导领衔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和信息化追溯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
显示 650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