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25日在美国底特律开幕。为期两天的会议将主要讨论世界贸易组织相关事宜及各经济体贸易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等。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亚太地区中间产品贸易的份额占比近年来不断增加,中国在亚太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23日,商务部主办的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推进会在厦门召开。
日本财务省1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4月贸易逆差为4324亿日元(1美元约合137日元),同比下降近50%,这是日本连续21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11日正式签署。
9日,海关总署发布我国外贸最新运行情况:今年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4月单月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
欧盟中国商会与北京大学9日在布鲁塞尔联合举办聚焦“新形势下中欧经贸关系”研讨会,来自中国和欧盟政界、商界、学界的60余名与会代表呼吁中欧加强合作,共商全球治理。
当地时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这意味着,继4月18日获欧洲议会通过后,“碳关税”完成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将在欧盟公报刊登后正式生效。欧盟将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欧盟“碳关税”的实施,其影响不仅在被纳入征收范围的行业,更波及与此相关的产业链。
商务部副部长李飞5日说,2022年,中国与欧盟贸易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意味着中欧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160万美元。
塔斯社24日援引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的话报道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超过70% 的贸易结算已经转为本币结算。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日前在接受“俄罗斯-1频道”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在能源贸易领域正显著减少使用美元和欧元,未来有意放弃在该领域使用美元和欧元。
绿色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制造的氢燃料。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电解将水分子分解为氢和氧,捕获并储存氢以用作燃料。绿色氢或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为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5日发布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1%。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海南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为全球伙伴深度参与中国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国家外汇管理局3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01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668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923亿美元。
以“深化贸易合作、展望双赢未来”为主题的西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香港)推介会,日前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行。
为期两天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正式会议15日结束。会议期间,各方就环境政策的贸易影响展开讨论,中方要求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开展多边专题讨论的提案受到世贸组织成员广泛关注。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14日在加德满都出席2023年中尼投资与经贸论坛时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合作,吸引更多中国投资,以助力尼泊尔实现发展目标。
显示 899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