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双园”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开创的一种合作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让中马两国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建设、开发与管理产业园,让这些产业园在促进双边投资和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地时间3月4日,随着江西-美国企业供采对接会在洛杉矶落下帷幕,江西省“赣贸优品 惠通全球”贸易供采对接专项行动首战告捷。
据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CEBC)近日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前两个月巴西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1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是自1997年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双月最高值。
考虑到庞大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大多数CPTPP成员不想对中国说“不”。中国已经与7个CPTPP成员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CPTPP成员的年度双向商品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格局和产业政策的变化,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济往来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东盟须优先考虑强化贸易工具,加强区域协调,以管理进口激增,同时致力于提高自身竞争力。
当地时间20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巴西专场推介会在圣保罗举行。
本文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四个主要行业(服装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光伏行业和汽车行业)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中国未来在这些行业和在更广泛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中的地位。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刚开启就给全球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无论关税威胁只是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还是会付诸实施,东南亚国家都必须更战略性地驾驭这种变幻的贸易格局。
巴中企业家委员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份巴西对华出口额仅为5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与此同时,巴西自华进口额超过60亿美元,导致当月巴西在对华贸易中出现5.82亿美元逆差。
文章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四个主要行业(服装、消费电子、光伏和汽车)所扮演的角色,展望了到2030年可能出现的四种情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中国未来在这些行业和在更广泛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中的作用。
美国商务部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额为984亿美元,环比增长24.7%。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4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达到3122.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8%,连续4年保持增长。其中,出口869.7亿元,增长14.4%;进口2253.1亿元,增长1.5%。
中国新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V3的出现。它的重要性不仅与技术有关,也与贸易有关。
中国的芯片制造引起西方广泛关注,但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也使其在其他电子元件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西方面临着过度依赖中国制造的显示器、印刷电路板和组装能力的风险。
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强劲需求推动消费、投资和出口增长,东南亚经济整体表现积极。
跨越山海的通道网络,载着我国西部地区的新能源产品“跑进”国际市场,让东盟的水果比过去“抢鲜”进入中国。
新冠疫情和疫后复苏带来冲击,对CAREC计划成员国产生强烈的、多样的、多向的影响。
本文以越南为例进行研究,旨在量化中美贸易争端在越南不同地区产生的分布效应。
从汽车整车到机械设备,从家具建材到服装鞋帽,从轻工产品到电子产品……作为一条安全畅通的亚欧物流大通道,开行数量已超过“10万+”的中欧班列,如今“带货”能力越来越强。
显示 89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