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际形势等影响,中欧班列越发显示出韧性和生命力,逆势上行。尽管受到环境影响,中欧班列在上半年低谷时期仍维持在1100列以上,保持近3年较高水平。
今年以来,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上海外贸企业发展状态如何?既往锻造的经济韧性是否扛过了一时冲击?记者近日走进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走企业、访部门、探实情。
9月6日,黑龙江省“非凡十年”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作为中国沿边开放大省,通过“拓通道”、“建口岸”和“抓重点”等对外开放的思路,10年间构建起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经过10年发展,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企业在服贸会上展示服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能够获得更多市场关注;通过举办各类论坛、展示、交流和推荐活动,服贸会为企业带来大量服务贸易新机会。
中国许多省市也支持更多本地公司按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在非洲投资,从而促进双边贸易。
近日,山东港口在旗下“龙头”——青岛港集中开通7条国际集装箱新航线及“山东港口青岛港—绥芬河”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
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发展潜力大,是全球经济稳定的支柱力量。当前国际关系正经历重大变化,中欧之间的投资“生意经”应如何续写新篇?
记者4日从黑龙江省商务厅获悉,今年1月至6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贸额达166.8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8.3%,其中对俄贸易135.03亿元,同比增长72.8%,占该自贸试验区外贸额的80.9%。
北京正在更加坚定地宣称,RCEP是东盟的新冠疫情后复苏战略的“重要贡献者”,并深化了中国与这个东南亚国家集团之间的产业链关系。该协定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进出口机会,鼓励企业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内扩大出口,并增加了重要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进口。
中国-俄罗斯食品农产品线上对接会9月1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的《意大利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暨“变化世界中的中意合作”研讨会30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意两国政府、智库、高校及媒体等各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作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双方工商界合作为推动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渤海湾畔,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高效有序运行,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本文提出一种新优化模型,国际绿色氢贸易模型(MIGHTY)。这是研究可再生氢生产、消费和国家间贸易的优化模型。MIGHTY支持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对各国和地区在未来可再生氢市场中扮演潜在角色进行战略分析。
截至今年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已经连续26个月正增长,贸易规模创下有史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福建省政协课题组调研报告显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已成为福建省进出口主要市场。
7月17-21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一行应邀在辽宁省及其营口市、大连市考察,就辽宁抓住RCEP区域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与省市有关领导、企业交流,提出有关合作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25日发布消息称,近年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持续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便利化结算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15日称,"云"上东博会平台已实现常态化在线运营,不间断开展线上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持续助力疫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旨在为商品和服务创建单一市场,并促进投资和人员流动,以深化非洲的经济一体化。在非洲联盟55个成员国中,有54个签署了AfCFTA,因此根据缔约方的数量,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一旦全面运作,AfCFTA将在经济上整合非洲超过10亿消费者的市场。
显示 916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