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统计数据并没有反映出通胀给许多美国人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有问题。
格鲁吉亚央行日前表示,虽然格鲁吉亚通胀形势已经见顶并处于下降通道,但央行仍将在今年继续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欧盟统计局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欧元区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8.5%,低于去年12月的9.2%,连续三个月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1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虽小幅调高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仍低于历史平均值。
与美国相比,欧洲的高通胀或许会持续更长时间。
2023年,欧洲经济或许会意外向好:增长好于预期,通胀低于预期。
美国商务部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涨幅虽降至2021年底以来最低值但仍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通胀目标。
本文简要回顾了2022年底通胀的宏观经济驱动因素,然后研究过去十年持续能源投资不足,以及这如何使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本文还考虑了私人资本如何能够加快清洁能源采用,以适应不同市场独特条件和需求。
2021年美国严重的预算和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高通胀。如今,预算和货币政策错误可能会导致一场不必要的衰退,这似乎是一种真实风险。除非美联储很快松开货币政策的刹车。
“遏制生活成本危机”是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的议题之一。与会者认为,今年全球通货膨胀率高企现象有望缓解,但民众生活成本压力仍在,全球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更需谨慎。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月18日表示,展望2023年,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国内经济有望总体回升,中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流动将更加稳定。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周一表示,中国的重新开放对于抗击全球通胀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欧盟成员国经济和财政部长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点就当前颇具争议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展开广泛讨论。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月10日在“第二十三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线上媒体分享会上表示,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出现复苏,全年GDP实现5%左右的增长,同时,通胀料将比较温和,CPI预计平均在3%左右。
2022年,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应对物价飙升。在未来一年,这种情况几乎肯定会有所改善,但经济增长将会付出严重代价。
上周,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出继续加息遏通胀的声音,给新年伊始的世界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翳。与此同时,上周开幕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则让人看到全球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努力。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持续减弱背景下,各方应当聚焦技术创新与合作,不可错失全球增长的“数字机遇”。
2022年对所有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是一个变化之年。食品、电力、燃料,一切都变贵了,占据头条新闻标题的一直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达到两位数”“历史新高”“价格飙升”等等。尽管当前形势堪忧,但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认为明年会更有希望,明年的金融“年度关键词”将是“通货紧缩”。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fael Bostic)5日表示,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阻力是通货膨胀,美联储官员“仍然决心”将通胀拉回2%的长期目标。
本文阐述了大西洋两岸以及欧元区内部能源价格通胀的不对称,并详细说明了决定因素。它强调了国家补贴计划在推动欧元区国家通胀分散度方面的作用。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尼尔·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4日表示,尽管有迹象显示美国通胀形势正在好转,但预计美联储仍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加息。
显示 526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