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元前2世纪晚期,中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进入新纪元。今天,“丝绸之路”一词早已超越其历史含义,成为一种精神和象征,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
9月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期间,鄂尔多斯治沙经验成为联合国高度称赞、多次推荐的“中国经验”,鄂尔多斯的城市建设引发了外国嘉宾连连称赞、驻足拍摄,鄂尔多斯“现代名城”的形象也大放异彩、闪耀世界。
来自境外的运动员及游客亦对鄂尔多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他们除盛赞这里的景色优美之外,更有一些极具商业头脑的人士认为,这个城市不仅有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乐土。
东胜作为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聚中心,历经40载风雨兼程发展,鄂尔多斯绒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盛,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领先世界的生产能力。
鄂尔多斯官方称,泰国国际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鄂尔多斯市对外业务往来,对推动鄂尔多斯市与国际城市之间的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在过往的十年中,“因煤而富”的鄂尔多斯,其城区建设之精致,即便一些欧美城市也难以企及。2015年,来自15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探访该市时,即被当地富有“迪拜”特色的建筑及夜晚升起的“亚洲最大喷泉”之美丽所折服。
近年来,鄂托克旗为“守好、壮大、叫响”阿尔巴斯绒山羊品牌,从加强生态保护建设、阿白山羊品钟改良和增加羊肉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绿了草场、肥了羔羊、鼓了腰包”,走上了一条生态发展和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由于杜福尔在时装界的特殊地位和与各大时尚品牌的渊源,鄂尔多斯得到了一纸进入高级时装界供应链的通行证。
位于中国西部的鄂尔多斯是煤炭大市。几年间,“因煤而富”的鄂尔多斯,其城区建设之精致,即便一些欧美城市也难以企及。城市观光、自然风景、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逐渐凸显,鄂尔多斯因旅游发展再次闻名中外。
现在的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正在逐步形成“3+4+N”的产业发展思路,即重点突破现代物流、航空、综合保税3大主导核心产业。
近年来,以祭敖包、那达慕等独特的文化体育活动形式为先导,以各种国际国内的盛会为契机,鄂尔多斯当地的民族文化正在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
舞剧《鸿雁》在充分展示鄂尔多斯民族歌舞、民俗风情的同时,寓意着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在民族团结、和谐文明进步中走向未来。
在历史传承、时代进步和社会扩展中,鄂尔多斯文化创造和吸收了很多内容,日益变得丰富多彩。
鄂尔多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特色,走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漫长的历史上,鄂尔多斯这片土地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巨变,翻天覆地的变迁中,有一棵古松巍然独存,铁骨青枝,矗立千年。这就是中国第一松——准格尔旗油松王。
蒙汉文化在鄂尔多斯这片土地上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孕育了举世无双的艺术精品“漫瀚调”。漫瀚调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曲,兼具晋陕民歌风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鄂托克前旗的开放包容,像草原一样辽阔厚重。藏传佛教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在鄂托克前旗与蒙古族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
显示 267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