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合川天顶工业区采访了解到,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芜山头;如今,一座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集汽车技术研发、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服务贸易于一体的汽车小镇已经初具规模,今年全年产值有望达到330亿元。根据规划,2020年天顶工业区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记者21日从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进口肉类等鲜冻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同时拓展航空运输,力争将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进口肉类集散中心。
近年来,重庆在全世界布局50多家“前展后仓+大数据”的网贸馆,探索海外仓2.0外贸新模式。网贸馆对中国商品进行展示,海外商家可实地体验,并在线与中国企业直接洽谈业务。同时,网贸馆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两信一保”解决方案,以及通关、法务等“最后一公里”的本土化服务,让企业免除后顾之忧。专家表示,海外仓2.0模式破解传统外贸的诸多痛点,将成为外贸回稳向好的突破口,但其在发展中也面临各国海关数据难以互联互通等难题。
重庆将在武隆等地建设“一带一路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城”,计划总投资150亿元,预计最快明年初可开工建设。
首届中拉论坛9日在重庆召开。来自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的65位外方代表,与中方嘉宾一道探讨城市管理、特色产业发展,交流城市对外交往经验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找重点定好位,依托“渝新欧”班列探索多式联运,打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Y”字形大通道,依托中新重庆项目释放巨大“哑铃效应”,开启助推“一带一路”的新引擎,依托制度创新汇聚全球资源打造产业高地。专家认为,重庆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正在凸显,对中西部的地区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正在成为“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支点。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物流办主任杨丽琼表示,如果欧洲的货物未来可以从“渝新欧”运到重庆,再通过空运中转到曼谷、吉隆坡、香港、大阪等距离重庆四小时航空半径的亚洲城市,形成以重庆为圆心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
本届“重庆·台湾周”以“参与·合作·共享‘一带一路’商机”为主题,共策划了经贸、文化、新闻三大类15个分项活动。主题互动活动“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重庆峰会”,将充分利用重庆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和“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优势,大力推动渝台两地中小企业在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在致辞中说,新加坡是重庆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重庆市民喜爱的出行目的地。特别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地重庆以来,两地旅游市场互动更加频繁。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重庆到新加坡的团队游客达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89%;新加坡到重庆的团队游客达3.7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
近年来,以重庆为代表的内陆整车进口口岸陆续崛起,业务量持续攀升,开辟了整车陆路进口的先河。专家表示,重庆等内陆整车口岸的崛起,正在改写全球汽车贸易格局,促使其从海运时代,转向海运和陆路进口并行的新时代,将有助于释放内陆地区汽车消费市场潜能,促进内陆地区汽车产业升级,同时也是破解中欧班列“回程货困局”的重要抓手。
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重庆着力推动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发展,1至7月,渝新欧开行203班,其中,去程137班,回程66班。目前,开行频率达到9至11班/周,班列数占中欧班列45%,货值占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进出境80%以上。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与新加坡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两个合作项目之后,于今年1月8日正式启动的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辐射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7月14日,重庆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要着力构建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34000亿元,商业增加值25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
为加快大通道建设,重庆正加紧打造余下两条“下南洋”的快捷通道——中线和西线通道。中线通道从重庆经云南磨憨口岸出境,抵达老挝万象,预计将于本季度内开通;西线则是由重庆直达缅甸仰光。预计到2020年,重庆东盟公路班车货值有望达到每年约200亿元的规模。大通道令重庆与东盟间有了更加快捷和稳定的物流通道。借助这条物流大通道,重庆的机电、建材、汽摩,东南亚的水果、食品、木材等产品可快速双向运抵。
从重庆市外经贸委获悉,重庆上半年新增国际产能合作投资项目23个,民营企业新增国际产能投资合同额4.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90.3%,增长6.6倍;民营企业实际投向国际产能合作领域直接投资为2.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81.5%,增长3.3倍。
从重庆市外经贸委获悉,重庆企业上半年在“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投资设立企业共18家,新增投资合同额3.7亿美元,重庆企业主要投资目的国家为以色列、俄罗斯、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新加坡。国有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占比超过52%,较去年同期增加19.1个百分点,直接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6.5%。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28日在重庆表示,中国应在现有油气合作基础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深化扩大合作领域,向着建设油气大通道、油气大产业,以及油气大市场的方向发展。
6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明确,未来将共同探索黄金市场组织体系和专营机构建设、共同开展黄金市场的合作交流和市场创新,协同推动重庆市黄金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将重庆建设成为西南“黄金交易中心”,共同打造中国黄金市场“一带一路”沿线辐射圈。
5月25日,虚拟现实国际高层互动峰会在重庆举行,11家境内外VR(虚拟现实)企业在会上与重庆市渝北区签约,正式入驻,全面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打造。根据规划,到2020年重庆将在渝北区打造聚集40家龙头企业,100家核心企业,2000万台(套)装机容量,1000亿元产值的人机智能及虚拟现实全产业链。VR(虚拟现实)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它被认为是继PC和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在中国,2016年被认为是VR产业启动的元年,预计到2018—2020年左右,VR技术会趋向成熟。
19日至22日,为期4天的第十九届渝洽会在重庆举行。
显示 961 条中的 941 到 9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