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举措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怎样助力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1月5日,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及配套子方案《上海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能级 推动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方案》《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工作方案》。
阿布贾消息:尼日利亚金融情报局(NFIU)局长莫迪博·图库尔(Modibbo Tukur)周四表示,尼日利亚将从3月1日起禁止从政府账户提取现金,以打击非法活动并推动“无现金经济”。
近年来,平安普惠安徽分公司坚守金融报国为民的初心,助“微”惠“小”,提高融资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让高质量金融供给惠及百业民生,不断书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巴西中央银行2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期《焦点报告》显示,过去一周,市场对巴西2023年的通胀预测从5.23,上调至5.31%,显著高于四周前的5.08%。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新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新加坡商业银行对该国居民的银行贷款和预付款总额(包括票据融资)达8164.83亿新元(约合人民币4.23万亿元),同比增长0.67%,环比下降1.17%。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发布消息称,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要精准有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12月19日至30日,人民银行两周累计投放跨年资金17280亿元,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稳经济的关键是保市场主体。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金融业瞄准“助企纾困”这个重点,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实招,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显示,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立业之本。2022年,受国内外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市场主体面临较大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对此,金融靠前发力、强化跨周期调节,着力稳定融资总量,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近期再度扩围。据数字人民币APP显示,除了最早开展试点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广东、江苏、河北和四川4省,此外还增加了山东济南市、广西南宁市、防城港市和云南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试点地区。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2022“一带一路”金融高峰论坛21日在香港举行。与会嘉宾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区域法律和争议解决中心、高水平专业服务中心,可以在多个方面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文回顾了在全球金融状况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东亚本币债券市场近期的发展,并对前景、风险和政策选项进行评估。
英国政府12月9日揭晓一揽子金融监管规则改革方案,包含针对银行业、保险业的30多项改革,宣称可大幅精简程序、刺激增长,改革力度为30多年来最大。
农行乌鲁木齐分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坚持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实体经济上,主动聚焦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助力重大项目筑基提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人民银行12月12日发布202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此外,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
12月8日,首届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在临港新片区召开。当日现场,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致辞中表示,目前,临港新片区初步构建起以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离岸金融、跨境金融等为特色的新兴金融业态。
近日,许昌哈德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从工商银行提款100万元,年产8000件光通信精密零部件项目获得贷款支持。这是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金融事务中心服务建安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企业和项目冲刺四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服务中老铁路金融需求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还联动中国银行海外分行,总结服务经验,制订《中老铁路综合金融服务手册》,不断致力提升中老铁路金融服务能力,为云南开放贡献金融力量。
南非储备银行(南非央行)在其最新的金融稳定评估中表示,持续的停电对国内经济增长、投资者情绪和商业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将危及金融稳定。
显示 592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