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芜湖繁昌区教育融入长三角步伐,实现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办学、对口交流的目标。繁昌区积极推进教育合作交流工作,力争打造成区域教育协作的样板,为建成教育强区添砖加瓦。
3月31日,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潮涌长三角 启航新征程”主流媒体看滁州活动在安徽省滁州市图书馆正式启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阿里中心正式启用,将形成全新的战略合力,合肥市、蜀山区将成为阿里巴巴重要的“战略策源地”和“创新样板地”。
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沪苏浙两省一市相关部门发布文件,推出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先试若干举措,以期更好激发区域创新发展动能。
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为了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上海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瞄准人才“第一资源”,在扶持政策、平台建设、人才应用、服务保障方面与长三角全方面对接,实现人才共享共赢。
3月1日,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与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开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在党管人才、产才融合、优化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近年来,安徽宿州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共建、基础互联互通、污染联防联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揭牌一年多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十四五”开局怎么干?近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将聚焦57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民生感受度。
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与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联合发布示范区首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其中养老领域规定,将示范区百岁老人的津贴统一到600元/月。
近年来,安徽省泗县持续加大北部新区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城市综合使用功能,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夯实现代化城市基础,努力推进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进度条”正全力加载,创新要素自由奔涌。
长三角垦区协同合作联席会议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沪苏浙皖4个垦区在合肥签署意向书,推进长三角垦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020年,长三角地区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三省一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凝聚强大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为支持安徽积极参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近日制定出台指导意见,在建立健全适应一体化发展的金融协同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加大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一体化发展路径。
宁国经开区坚持“融入长三角,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基地”发展定位,实现内、外循环,抢抓机遇,乘势而为,推动园区更高质量的发展。
上海市国资委12日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将实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三年内推进落实70个重大项目,新增投资2000亿元。
满装着出口产品的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抵达宁波港,再乘远洋货轮驶向目的地……最近,位于淮北市的青龙山铁路无水港正式运行,并开通了去往宁波港和上海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让淮北这个皖北城市的产品可以直接运往海外。
显示 159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