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皖苏浙毗邻地区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体化”“高质量”的“快车道”,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先导的“3+N”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记者近日在长三角地区调研民营经济时,接触到一批在当下挑战中依然保持韧性与活力的民营企业,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企业尽管规模不同、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但往往在价值理念、对前景的判断乃至具体的经营策略上,都体现了高度的相似性。
12月8日11时许,随着载有76个标箱出口货物的“江苏号”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铁路货场启程,长三角地区开行的首趟中老铁路(南京—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
10日26日,长三角地区首届融资担保职业技能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在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举行。
22日,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运行满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农务本,国之大纲。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农村无疑是重点、难点,也是突破点。如何进一步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对接,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浪潮下,长三角地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风起云涌,人工智能、云计算作为数字底座,为民众生活打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7日,浙江金华,满载10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0次班列从金华南站鸣笛启程,驶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是长三角地区开往匈牙利的首趟中欧班列。
记者1日从安徽省司法厅获悉,由安徽省司法厅牵头,长三角各省(市)司法行政、市场监管、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主管部门等12家单位联合开展的长三角地区律师执业证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工作日前正式实施。
宁波人社部门在春节前提前谋划,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对接,以开专列、包车厢等相对快速、安全、舒适的形式帮助务工人员返岗。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不久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简称《报告》),对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27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评。
近日,上海市总工会、江苏省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安徽省总工会在安徽泾县签订《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基地互认共享协议》,长三角地区开启职工疗休养“共享模式”。
2020年2月13日17:18分,合肥国际陆港组织的节后首趟合肥中欧公共班列(合肥-诺伊斯) 从合肥北站鸣笛发出。这标志 着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合肥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已经恢复常态化运行,吹响了春节节后正式复工的号角。
“从去年第一届进博会举办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今年三月已经举办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接会,积极谋划、推荐、招引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
5日,长三角乡村振兴论坛暨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杭州举行,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农业科学院将建立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合作机制,加快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在浙江桐乡乌镇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条长4公里的“5G自动微公交”线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款在城市开放道路混杂交通下通过测试的“5G自动微公交”量产车,承担了大会部分接驳任务,参会嘉宾可以在现场试乘。
率先体验“24小时必达”服务的长三角城市,在地域上北至江苏盐城,南至浙江台州,西至安徽安庆。统计显示,26个城市的包裹量占全国快递总量的近1/10,其中近八成由三通一达、百世等快递公司配送。26城发快递的平均揽签时效目前已经缩短到22.6个小时,初步实现了24小时送达的目标。
定于12月28日全线开通的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极大地拉近了黄果树瀑布这个闻名世界的自然奇观,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目前,贵州当地已经着手围绕沪昆高铁对景区发展进行谋划。
显示 1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