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10日呼吁国际社会注重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优先关注非洲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需求。
中国为埃塞俄比亚“量身定制”的第一批“耐热型”电力机车,日前在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跨国铁路线上投入使用。这标志着非洲第一条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支持下的电气化铁路正式运营。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康明明介绍,上线运行前,客运电力机车进行了热滑、联调联试等一系列试验,其中首台电力机车累计运行里程1600公里,运行状况良好。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已经全面启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作,在指导理念、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机制保障、早期收获等多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马朝旭在发言中提出了中方有关发展问题的四点主张。
蒙巴萨是肯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商船在此停靠,如今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重要节点。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正在这里诞生,这条由中国公司中国路桥承建的经济动脉将为非洲大陆带来巨大改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7日在广州出席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时说,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外投资大国、对外承包工程大国和装备出口大国,愿把中国品质优良、质量可靠、绿色环保的产能和装备同非洲国家的需求对接起来,为非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中非合作创造新机遇。
近年来,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非洲一直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际业务的重点市场,在全力建好绿色精品项目的同时,三峡集团在非洲继续秉承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形成的“长期合作、融入当地”的理念,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真正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属地化经营。
中国企业一方面在非洲进行各种投资、建设和经营,改善了非洲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被西方某些媒体描述成“新殖民主义者”“流氓捐助者”。在2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复杂、褒贬共存、负面明显,负面形象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竞争力将产生不良影响,走进非洲的企业要重点做好海外形象构建的“算术题”。
大成在非洲拥有的办公室及联盟所的数量在国际律师事务所中位居榜首,并在全球各重要商业经济中心,包括伦敦、蒙特利尔、纽约、巴黎和华盛顿等地办公室设有非洲业务团队。大成在南非的执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矿业和金融行业。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Rabah Arezki和Amadou Sy在《非洲基础设施融资:从开发银行到长期投资》一文中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适用怎样的融资结构进行了研究。考虑到投资者偏好不同,文章认为,非洲成功填补新的高风险基础设施缺口将是开发银行与长期机构投资之间的一种巧妙平衡。
“2016中非纺织服装学术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3日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结束,来自中国和非洲的高校教师与专家一致认为,中非纺织业合作前景广阔。据了解,该论坛为期两天,由肯尼亚莫伊大学与中国东华大学合作举办、莫伊大学孔子学院承办,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同当地发展战略对接,以及中非在纺织和服饰文化领域的交流。
非洲渴望打破自身贸易壁垒。昨日,在达累斯萨拉姆举办的非洲领导者论坛上,有参会者表示,非洲大陆应致力于消除非洲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壁垒。由于税收高、市场准入许可难、手续冗长,投资者在非洲国家间从事贸易投资非常困难。
安永公司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2016非洲吸引力会议(Africa Attractiveness Programme)上表示,非洲尽管经历了相对的经济增速下降,但仍是世界发展较快的地区。2015年,该区域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项目增长7%,是世界仅有的两个项目数量增长区域。
中国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和赞比亚等国有大量投资,中国国有和私营企业均参与开发当地自然资源和原材料。这些公司常常雇佣当地雇员;当地雇员针对中企“虐待员工”和“忽视工作环境”提出的指控偶尔会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情绪。
从福建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上半年该省对非洲投资迅猛增长,累计新备案投资项目16个,同比增长128.57%;投资额达7.49亿美元,比增715.34%,并超过此前历年投资总和,是此前历年项目平均投资额的6.65倍。
在26日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对非投资是中非经贸合作中的亮点和增长点,发挥投资的引领作用,是未来一个时期中非经贸合作上层次、加速度的动力源。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商务参赞舒骆玫说,近年来,中国政府特别重视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特别是积极参与非洲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据悉,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将于29日在北京举行。据介绍,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是中非之间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迄今已召开过两次峰会和6次部长级会议。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提出未来3年中非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并为此安排了600亿美元资金支持。
21日,由埃及旅游部主办的第一届中非艺术节在开罗开幕。作为2016“中埃文化年”系列活动之一,包括中国、埃及以及其他非洲国家在内的17个国家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将开展音乐、舞蹈、绘画、电影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展示交流活动。22日,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组委会举办中非艺术节的“中国专场”。
7月7日-11日,印度总理莫迪展开了非洲四国之行。莫迪的此次访问活动凸显了印度同非洲合作质的变化,所传递的意义远超访问中所达成的协议和举措。印度现在应保持同非洲的合作势头,使非洲相信印度是其工业化和发展重要和可靠的合作伙伴,亦应让非洲领导人有机会看到印度的潜力并确定合作领域。
由社科院与国际能源署(IEA)联合发布的这份报告称,中国企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承建的电力项目为该地区电力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2015年,中国企业作为主要承包商承建的发电装机容量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总新增容量的30%。
塞内加尔总统马基·萨勒在峰会前夕举行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会议上说,今年的G20杭州峰会将成为一个新的契机,推动非中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他说,“随着非洲大陆积极推进工业化发展,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对9月召开的G20峰会充满期待。”
显示 905 条中的 861 到 88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