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将端午文化和地方文化民俗搬到了课堂,通过碰鸡蛋、包粽子、系彩绳、诵经典、学"非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传统端午节过出了韵味、过出了新意。
农行北京分行成立了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制定扶贫协作工作方案,组建了扶贫工作团队,重点做好协助招商引资、帮助引进无偿帮扶资金、推进金融扶贫创新等重点工作。
传统医药“贾氏点穴疗法”项目于2014年入选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该项目的传承人陈荣钟教授被认定为“贾氏点穴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
泰国文化部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委员会5月28日召开会议,拟于2020年初申请将冬阴功汤纳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莆田共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49个,市级项目254个,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
马来西亚沙捞越政府欢迎国家遗产部提名该州的金锦缎马来人刺绣(songket keringkam)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单。
“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携慢徒劳。”这首宋代七绝描述的是中国的空竹。空竹,又名“扯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现形式。作为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以其妙趣横生、老少皆宜、形式多样等特征,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在毛里求斯路易港举行,会议批准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对话·交融”为主题的第四届香港文化节将于9月14日开幕,活动期间将举行多场展览、研讨会、音乐表演、电影放映等活动,将不同传统艺术元素融入节目中,向市民及游客呈献最地道的香港文化精髓。
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重庆铜梁舞龙,2017年12月31日拉开了纽约时报广场跨年倒计时序幕,并通过时报广场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重庆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维吾尔族人家里不能没有馕,馕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新疆库车大馕的民俗和历史了如指掌的日沙来提·阿木提说。如今,作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库车大馕已经成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心口相传,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在新疆,人们衣食住行中的许多部分,都蕴含着“非遗”的内容。
显示 72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