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蚌埠市怀远县荆山镇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把非遗民俗传承作为挖掘历史文化根脉、延续民俗文化脉搏的基础。
春节期间,安徽六安金安区举办了非遗展示展销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着力营造“多彩非遗闹新春、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中国年氛围。
12月3日,第26届米兰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在米兰会展中心开幕。
2022年9月10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月圆中秋——中秋文化专场体验活动”在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意大利学者唐云多年来持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自2017年定居浙江温州以来,她深入城市街巷、乡村田间,走访调查当地非遗文化,并撰写书籍,向意大利推介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久历史积淀下的珍贵文化技艺,往往展现着一个地域、民族或群体的精神富饶、思想丰盈与文化多样性,对其重视与爱护体现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宽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秦的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拥有千年古都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其耀州瓷、凤翔泥塑、华州皮影、安塞腰鼓、陕北说书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凤翔泥塑是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的一种传统民间彩绘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文献可溯及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前世”——秦国雍城。考古研究发现,宝鸡凤翔累年出土了众多春秋战国及汉唐以来的泥塑陶俑。如今,以六营村为代表的当地百姓仍传承着泥塑制作技艺,用以承载祈子、辟邪、镇宅、纳福等文化意愿,在代代相传中成就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独特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今天,以凤翔泥塑为代表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怎么样呢?请跟随《老冯寻宝》栏目一起,在《秦地非遗》中感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灿烂,体会多种艺术之花的生命绽放。《老冯寻宝》栏目由中国经济信息社陕西中心策划出品,由陕西西凤酒厂集团特别支持。
2月22日,沈阳市苏家屯区非遗传习基地授牌仪式暨何晓霞辽绣技艺作品展成功举行,共6家单位被授予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大阳村程屋基美丽乡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这里的“乡村大舞台”正在举行繁昌区第四届非遗巡回展演。
9月15日至17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在河北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和秦皇岛两地共同举办。作为此次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位非遗传承人亮相“百年百艺”民间文化艺术展,用非遗讲述丝路故事,用文化架起中国与世界人民交往沟通的文化桥梁。
由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共同举办的“百年传承·时代新风”北京工艺美术非遗技艺主题创作展18日在京开幕,景泰蓝、玉雕、泥塑、风筝、剪纸、京绣等近30项非遗精品共聚一堂。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氛围,6月11日至12日,泗县文旅局精心遴选了部分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参加了在宿州衢坊街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举办的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文化惠民活动。
近来,安徽宿州灵璧县高楼镇将传统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了“非遗”传承人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4月29日,以“非遗创新 国风国潮”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非遗(璧山)国际设计周暨璧山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在重庆市璧山非遗小镇举行。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该中心联合全省各地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启动“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线上展览活动。
由重庆市璧山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璧山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举办的“非遗设计周”创意设计大赛日前线上启动。
11月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周末非遗扶贫集市开市迎客。即日起集市每周日开市,将非遗文化传承与非遗产品、扶贫产品、农特产品等展销活动相结合,促进消费扶贫,弘扬民族文化。
潘雪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出生和长大,今年23岁,是一位“95后”手工艺人。平日里,她会将自己制作苗族银饰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布到抖音和快手等社交媒体,让非遗飞上“云端”。
11月27日上午,“非遗说” 济南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暨天桥区区级项目授牌仪式在胶济铁路博物馆举行。
身着苗族盛装的滕静蓉,可谓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一道风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挑花的传承人,她不仅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挑花作品,更带来了湘西百姓的朴实与热情。
显示 65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