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促消费政策与小长假效应叠加,贵州旅游市场在“五一”期间渐入佳境。智慧旅游新业态,在加快市场复苏和安全有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一季度贵州省茶叶出口总值2236万元,同比增长24.1%,增速高出全国茶叶出口整体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红茶出口1845万元,同比增长84%,绿茶出口442万元,同比增1.9%。
多彩贵州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发放的5000万元消费券,今日开抢。
本届贵州茶博会将于5月28日举行,主题为“干净黔茶·全球共享”,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承办。
如今,站在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风口”,贵州提出“像推动交通大突破一样推动新基建大突破”,围绕区块链、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正在加紧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在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道路上破浪前行。
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057.06亿元,同比下降0.3%,增速居全国第2位,占GDP比重达到55.5%,为全省经济加快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3月,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贵州省服务业复苏跑出“加速度”,服务业加快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近日正式出版,并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本版年鉴以《贵州:以工匠精神打造“黔系列”品牌》为题详细介绍了贵州“黔系列”品牌打造情况。
贵州大地上,悠悠草药香。5304种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遍布全省,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聚焦重点品种和优势区域,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市是贵州剩余脱贫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的地区,目前全市还有12.5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占贵州省未脱贫人口的40%;还有3个未“摘帽”县和2个贫困人口超1万人的重点县,占贵州重点督战县的45%;全市还有2575个贫困村未脱贫。
记者从15日召开的贵州文旅产业复苏大会暨中国旅行者大会获悉,贵州通过开发景区线上预约平台、线上全域旅游平台,在保障游客出行安全的同时,助力文旅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贵州省科技厅近日发布现代化工产业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支持磷化工、煤化工、锰化工等发展“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现代化工产业。按照规划,到2025年,贵州科技型企业达150家以上,现代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凸显,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
随着省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全省百货店、专业店等实体零售企业3月销售额呈现回暖趋势。3月,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152家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总计为21.12亿元,环比上升66.7%,同比下降15.2%。
根据国家分区分级标准及相关要求,结合贵州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需要,从4月7日24时起,贵州省全部县(市、区、特区、新区)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今年,全省计划种植蔬菜1500万亩,实现产量2800万吨、产值750亿元。眼下,全省各地正抢抓农时,奋战春耕,人们的“菜篮子”日趋丰富,农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统计,清明小长假,全省旅游接待78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8亿元。
有着“乌江明珠”之称的思南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当地借助优良的生态优势,以19个重点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大对中药材、茶叶、矿泉水等产业的培育力度,以此助推15.367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今年3月,总人口68.45万人的思南县已顺利脱贫摘帽。
3月31日上午,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在贵阳举行,要求4、5、6三个月冲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6月底实现所有剩余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未出列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未摘帽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显示 448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