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贵州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消费市场复苏——商贸企业复商复市节奏加快,居民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百货店、专业店等实体零售企业持续回暖,随着多彩贵州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的进行,进一步提振了全省零售业消费信心,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消费热情。
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全省工业企业基本恢复生产,从3月起,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其中5月同比增长3.5%。经过连续数月的不懈努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实现扭负为正,1至5月同比增长0.2%,生产水平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今年以来,贵州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均大幅增长。6月14日,记者从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获悉,截至上月底,贵州中药材面积625.14万亩(不含刺梨,下同)、产量16.04万吨、产值22.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21.7%、82.4%。
“阿妹戚托”,是彝族姑娘出嫁时跳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的阿妹戚托小镇,因这种舞蹈而得名。每天晚上,只要不下雨,小镇的金门广场上就有一群盛装的“姑娘”,围着篝火“踏地为节、以足传情”,欢快的阿妹戚托舞点燃游客的热情。
“从白酒文化来讲,我认为茅台技艺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活化石’”。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季,中国白酒界泰斗、酿酒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季克良对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分析师述说茅台工艺的独特与魅力。
近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贵州省榕江县的原始阔叶林树下,生长着8.2万亩野生草珊瑚。近两年来,沉睡在深山的资源被唤醒,当地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草珊瑚产业,摆脱“富饶的贫困”。
6月10日下午,贵州茅台(600519) 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在茅台镇召开。会上公布了此前贵州茅台董事会通过的决定,今年拟向股东分红213.8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近日,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发布了《加工用刺梨鲜果原料等级标准》和《刺梨原汁》两项团体标准。
“黔中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贵州,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村产业革命12个特色产业之一,省领导领衔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和信息化追溯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与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地方中药材产业资源和发展基础,探索政企合作新型融资担保产品,加快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根据调度情况分析,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望超过673万亩,实现总产值约200亿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7万余个。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绿水青山优良生态,是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最佳环境。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推进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制造业、医药服务业、健康融合业四个板块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健康医药全产业链。
时值五月,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早熟马铃薯陆续上市,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威宁属于高原冷凉地区,第一批次入选国家马铃薯区域良种繁育基地,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新华·茅台系列指数10日在线上正式发布,指数旨在全新展示中国白酒行业和白酒品牌发展路径,推动茅台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
凤冈县地处北纬27°至30°,属于种茶的黄金纬度带。为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凤冈近年来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贵州省药品监管局以提升药品保障水平为目标,严格药品全链条监管,全面加强风险防控和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药品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药品安全事件的底线,奋力谱写药品监管新篇章。
5月1日至5日,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309.4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测算,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51.9%。省内游、乡村游、城郊游市场基本恢复。
杨昌芹,今年30岁,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今年的全国两会,杨昌芹精心准备的一个提案是“传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2020年贵州春季斗茶大赛系列活动日前圆满落幕。贵州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经过42场初赛,从526家企业672种茶样中推选出4大类133只茶样参加省决赛。其中,绿茶71只,特异品种绿茶14只,红茶38只,古树茶10只。
显示 448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