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主桥拱桁实现高精度合龙,合龙口弦管对接标高误差小于2毫米,拱轴线横向偏位小于10毫米,拱圈线形与目标线形偏差小于30毫米。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日前在京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29%。
记者6日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公司获悉,近年来,该公司完善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管理办法,明确重点科研项目管控责任体系,规范管理模式,编制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极大激发了全体人员科技创新活力。
北京海关所属亦庄海关辖区内涵盖上百家生物医药企业,涉及临床实验、医药研发、实验室检测等生物医药研究诸多领域,产品涵盖新冠疫苗、检测试剂盒等上千种,年进出口特殊物品4000余批,货值上百亿美元,是北京市重要的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关卡之一。
记者6日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已于当日通过竣工验收。
6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为加快提升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整体效能,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该委印发实施《推动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通关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5月20日,国能浙能宁东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东公司)厂区内,一辆辆挂着大红花的电动重卡特别引人注目。随着“换电重卡绿色交通(物流)示范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国第一座光伏直供换电站正式开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中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走势,但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显示全球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小幅回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结束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走势。数据显示亚洲制造业结束持续放缓走势,较上月有所恢复。
记者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最大规模(520兆瓦)岸电项目——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东营变电站集控中心主体结构日前顺利封顶,为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关键节点突破。
在6日举办的“5G-Advanced双链融合产业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66家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了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产业样板及《5G-Advanced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标志着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5G-Advanced迈入产业构建阶段。
机构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临床质谱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临床质谱行业投资热度和融资额度明显提升,逐渐展露出成为精准医疗领域下一个黄金赛道的潜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99.3%,比上月回升6.4个百分点。5月全国保通保畅持续取得成效,快递物流指数各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升。
6日,新疆喀什地区在樱桃主产区莎车县举办樱桃节,不同品种、不同县市的樱桃亮相展销区,令游客大饱眼福。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6日在贵港市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80.08亿元(人民币),总工期60个月,建成后将解决逾100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据深圳发改委网站6日公开《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
6月3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新一代带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的双燃料主机7X62DF-2.1,在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完工交付。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滁宁城际铁路二期工程最大车站——滁州高铁站6-10轴站厅层3日凌晨顺利完成浇筑,为下阶段滁州高铁站站房主体结构正式封顶及站房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海洋产业合作专场6月2日在济南举行,来自挪威、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现代海洋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15.4亿美元,合同外资6.03亿美元,主要涉及海洋牧场、装备制造、海上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加工等领域。
显示 12226 条中的 3821 到 38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