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除了ATP项目能在现场完成之外,所有的食材检测都是在这不大的车厢里完成的,小小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的检测仪器,为此次会务食品安全撑起了保护伞。
在这场满载着各种高水平展览及文艺演出的盛会中,中医药文化也悄然成为了全新的亮点,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提出了“丝路”名词。1987年,同样是德国人的ChristianSchittich第一次踏上这条古老的道路。30多年后,在“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全球普遍欢迎的今天,他提出要重走丝路。
21日上午,来自国内外1200余位与会嘉宾走进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由中国展区、国际展区、甘肃展区、专题展区4个展区组成的敦煌文博会文化年展。云集了国内外8000多件展品的共计33个专题引起了嘉宾们极大的兴趣,展品涵盖历史文物、美术摄影、创意设计、动漫制作、非遗保护、图书发行、丝织印染、瓷器烧制以及我国航空航天技术成果等十余种品类,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文明成果。
为了保障盛会的圆满举行,甘肃公安从全省抽调了近6000名警力护航文博会,从点到面,把安全保障措施一步步落实到位,构筑起了一道确保“文化圣殿”安全的铜墙铁壁。
9月10日,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篆刻《道德经》百米长卷(真丝卷、皮纸卷)破世界最长的篆刻《道德经》真丝长卷和世界最长的篆刻《道德经》皮纸长卷两项世界纪录。
赵云引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句“大海是非凡的和声家”,指出历史上的海上丝路就像是沿线各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演奏的一部和声,季风洋流是这部和声的节奏,沿线各地不同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声部,尽管不同却很和谐。
“丝路之绸”,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题为《丝路之绸研究的思考与实践》发言中强调的一个概念。他展示分析了丝路沿线各地发现的珍贵丝绸图片,指出丝路之绸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弘扬、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新的方向。
这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约会,一次东方与西方的约会,一次敦煌与世界的约会。 在敦煌,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心与心的交流,促进了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 短暂而美好的相约,架起了一条文化交流、推动发展的未来之桥。 就在这场约会告一段落时,由中外艺术家联袂献上的文艺表演,在舞台之上给人们讲述着这场约会,生动而真实。
这是导演王潮歌的最新作品《又见敦煌》的专属剧场。是以“沙漠中的一滴水”为创意理念设计,耗时近两年建造的。9月19日晚,导演王潮歌带着她的剧组与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她说,“希望这部作品不仅是给来敦煌旅游的游客看,更想给我们的子孙看。”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上,甘肃省共签约文化产业项目89个,签约资金达1078亿余元。
“路易·艾黎的国际主义精神至今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对丝路文化的热爱,使我爱上了文物工作。”王自刚深情地说。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今天上午在敦煌举行。
气象条件是影响敦煌文博会举办期间重大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甘肃省气象局编写了“文博会气象服务保障方案”,牵头成立了敦煌文博会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由省市县三级预报员在敦煌组建成了文博会临时气象台,为首届敦煌文博会“保驾护航”。
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今天下午在敦煌分别会见应邀出席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吉尔吉斯斯坦劳动党主席阿斯卡尔·萨雷姆别果夫,乌拉圭佛罗里达省省长卡洛斯·恩西索。
此次文博会是在甘肃省举办的国际性文化盛会,非常完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我相信,在甘肃举办的敦煌文博会将越办越好,会有更多的丝路沿线国家参与这一盛会。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9月19日在敦煌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阿里·贾纳提、泰国文化部长威拉·洛普乍纳拉、巴林文化和文物局局长谢赫梅、巴基斯坦新闻、广播和国家遗产部部长佩尔韦兹·拉希德和阿尔巴尼亚文化部长米雷拉·库姆巴罗。
)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今天上午在敦煌会见了前来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2016年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获得者、“美国敦煌基金会”理事会主席倪密·盖茨。
【融媒体掠影】聚焦文博会 融媒绽精彩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它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丝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努力。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专项论坛之一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们说得最多的是:加强交流,推进合作,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显示 24330 条中的 23881 到 2390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