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央行周报连续第二周预测该国2021年通胀率将达7%以上,引发市场和投资者对于“巴西风险”的担忧。
半导体企业正在快速推进增产准备事宜,以缓解全球性芯片荒。9家企业在最近一个季度的库存资产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房屋抵押贷款热潮推动下,第二季度美国家庭债务创下2013年以来最快增速,达到14.96万亿美元。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7月的新车销量为37万7448辆,同比下滑4.8%,时隔10个月再次出现负增长。疫情之下,人们十分重视疫情防控,希望远离病毒,因此对车的需求大幅上涨。但由于半导体零部件出现全球性短缺,延误了汽车的生产,随之波及到了销售层面。
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6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创近2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美国通胀风险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呼吁各国央行未雨绸缪,采取预防行动。
善用维权武器应对疫情下国际工程风险。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在暂停两年后将于今年8月1日恢复生效。由于目前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远未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共识,美国财政部将不能继续发债,只能动用非常规措施来腾挪举债空间和争取时间。
7月中旬,德国西部遭遇了60年来最大的洪灾。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援助下,目前灾区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生活,但预计基础设施的重建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得益于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推进,世界经济呈现逐步复苏态势,多数科技企业延续上一季度亮眼表现,部分制造业企业扭转此前下滑业绩。然而,疫情反复、通胀上行与供应瓶颈仍是阻碍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隐患。
美国经济虽已超出疫情前水平但“痛感”依然强烈,前景存在变数。随着财政政策刺激效果减弱且新一轮救助计划迟迟难落地,美联储货币政策何去何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27日在京发布煤控研究项目最新报告:《强化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投资中的气候风险管理》。
据路透社7月23日报道,全球范围内出现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据公司、经济学家和运输专家说,各种事件合起来将全球供应链推向断裂点,威胁到原材料、零部件和消费品的脆弱流动。
当前,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如何?存在哪些误区或薄弱环节?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是否得到有效满足?如何看待未来汇率走势?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
全国碳市场需要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层次产品,不仅包括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还应包括更多的衍生品交易。
入夏以来,伴随封禁措施逐步解除,购物、餐饮、休闲、旅游等私人消费回归,欧洲经济活力再现。
从更长期来看,疫情影响长时间渗透于美国经济,供应链中断、原材料短缺和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未来通胀水平将出现多大程度回落值得怀疑。
在严重的疫情形势稍微缓解后,孟买居民没有预料到的是,快速上涨的物价成为生活的另一种负担。食用油和燃油价格的上涨已经传导至基本生活日用品的方方面面,而印度央行为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也不得不持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刚果(金)问题时发言,呼吁巩固刚果(金)政治稳定,改善东部安全局势。
据韩国纽西斯7月6日报道,韩国汽车、造船等制造业企业工会已开启高强度“夏季斗争”。
显示 1377 条中的 961 到 98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