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威胁并不是一个“骗局”。还要许多涉及《巴黎协定》的工作要做。幸运的是,世界领导人团结一致,决心在协定下作出承诺并继续前进,这符合每个人的国家利益。尽管如此,未来道路上仍会有颠簸,但是地球的未来在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上。
《巴黎协定》是在本世纪促进并保护美国液化天然气市场进而保持其竞争力的最可靠方法。▲罗伊研究所专家Olivia Kember在《特朗普怎样帮助了气候事业》一文中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让美国撤出《巴黎协定》的决定不如其它国家如何回应其决定重要。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如果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国际贸易法将允许对来自美国的产品采取“边境碳调节”措施,当然前提是这些调整方案设计合理,且不违背世贸组织关于任意或不正当歧视和伪装保护主义的禁止条例。
自特朗普6月1日宣布退出决定后,中国和欧洲的领导人很快重申了他们对气候行动的承诺。美国的退出也没有带来其它国家效仿退出《巴黎协定》的多米诺骨效应。很明显,特朗普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的政策正在损害美国经济的长远前景。
过去13年,印度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大了350%,该国还计划到2020年使之翻番,这推动了其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尽管在全面实行低碳经济转型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但印度仍然在维护巴黎协议下的全球道德义务方面作出了重大承诺。
尽管美国的作用不再,中国与欧盟都宣誓充分执行《巴黎协定》。其他亚洲国家也能够共同行动。一段时间以来,亚洲人已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到通过自身力量达成未来的合作,而非过度依赖美国。
像亚行这样的多边开发银行,可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和资助低碳项目,在促进基础设施项目先进技术的使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人们还必须激励和动员创新型企业参与这一进程。最后,应敦促决策者评估高科技、抵御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的成本和效益,然后积极推动建设。
凭借这一层面的共识,其他国家效仿美国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的行为帮助了气候事业。 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更有信心地反驳美国,因为他们已经看到特朗普总统在这几个月的行动。
各个国家对《巴黎协定》的支持源于它们认识到降低碳排放是机遇,也是义务。过渡时期的经济利益以及对气候变化成本的恐惧,都会鼓励强有力的行动。凭借这一层面的共识,其他国家效仿美国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的行为帮助了气候事业。
《巴黎协定》签订后,世界现在必须行动起来,以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向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努力,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展望未来,一个关键的选项是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手段,通过将更多的气候友好贸易要素纳入国家气候贡献,来鼓励和支持向低碳经济转型。
目前为止,特朗普关于环境保护的言论传递出的都是负面信息,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似乎也没有兴趣。但事实上,如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美国和特朗普本身都是生物多样性的受益者,因此也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朗普总统其实能够找到足够的理由减少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损失,并推进旅游业向可持续、对环境负责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体制推行以来,环境监管的作风总体硬朗了很多,环境保护的成效也明显得到体现,但是环境监管的形式主义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是由一种形式转为另外一种形式,有的却更加深入。
透明国际曾于2014年发布了针对全球环境基金(GEF)框架下最不发达国家基金和特殊气候变化基金的反腐评估。本报告梳理了全球环境基金相关的反腐政策和实践的最新进展,报告对全球环境资金委员会和秘书处在响应这些建议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予以了认可。
近期联合国在德国波恩举行气候谈判过程当中,与会科学家警告称:由于海平面上升,五个太平洋岛屿已经消失。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达到了大气的警戒值。虽然这些最新的科学发现结论十分明确,但谈判会场透露出的政治不确定性依然能够被明显地察觉到。
环保督察是扭转长期以来环境执法偏松、偏软的状况,推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迈出的坚实一步。高强度的环保督察,从短期来看是一种‘纠错’的举措。长期来看,要立足于包括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在内的制度建设,其核心政策目标是提高环境监管的有效性。
土壤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污染易、修复难、投入大、见效慢。可以预见,土壤污染防控必然是我国政府向污染“宣战”的重要一役,既是持久战又是攻坚战,必须重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削减存量、严格管控增量,强化标本兼治,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持续修复治理工作。
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业生产率保持稳定和进一步改善,从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及提升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多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扩大灌溉面积方面依然具有显著潜力。本文认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公私合作(PPP)灌溉项目可有益于个体农民、农村社区、投资者和公众。
亚洲的地下水灌溉量占世界总量的1/3。亚洲的人口也在急剧增长,将给食物、能源和供水带来更多压力。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土壤沉降、土地贫瘠等问题。改善这种情况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地下水余量和使用办法。另一重要办法是提高地下水的定价。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在测定空气污染方面十分重要。然而,人们对道路宽度与长度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通过使用中国城市级别的数据估算了公路基础设施对PM10的影响,以弥补上述认知差距。当道路密度指数分解为道路宽度和道路长度分量时,作者发现道路宽度有助于减少PM10,而道路长度则与PM10呈正相关。
巴基斯坦近日通过了《2016巴基斯坦气候变化法》。按该法案要求,巴基斯坦将设立三个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新机构:巴基斯坦气候变化委员会、巴基斯坦气候变化管理局和巴基斯坦气候变化基金。随着巴基斯坦开始认真对待气候变化的威胁,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或将对后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显示 2172 条中的 2041 到 20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