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缓解气候变化的投资不得不大幅提升。缓解气候变化投资的提升能够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也可能提升这些投资对发展机会和适应能力的负面影响。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共识,也成为全球对抗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路径。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热络,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期待空中的丝绸之路。
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机构体现了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企业等组织运作的基本规则和规范,并在人类和组织如何应对气候相关冲击和压力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例如,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民主关系影响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这些反应可以反过来影响经济繁荣、竞争力、生计和福祉。
森林是气候变化历史的自然英雄。森林吸收近三分之一的化石燃料排放物。但当人们把森林烧掉时,森林变得和烟囱一样邪恶,向污染日益严重的大气中排放碳。在气候行动的背景下,森林看似矛盾的双重角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激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也难倒了决策者。
海平面上升、洪水、极端风暴事件导致美国国内社区流离失所的现实已经到来,而且料会越来越遭。然而,美国联邦政府仍没有准备好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大的、不可否认的人类安全挑战。目前,没有专项资金、专门的领导机构或专门的政策框架来指导需要搬迁的社区。
加拿大会议局称加拿大在空气质量指标方面表现不佳。但事实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加拿大的空气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会议局的错误方法论描绘出一幅假象。考虑当地污染物超过空气质量标准的程度是比较各国环境绩效的好方法。2008年,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首先开发出一种量化和数值比较法,称为环境绩效指数(EPI)。
干旱程度、温度和紧张局势相继上升,潜在暴力冲突造成的威胁将随之而来。在东非,由于不断的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冲突和不安全因素相继上升,2650万人口需要食物援助。人类的冲突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巧合。
2017年8月4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告知联合国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但在退出《巴黎协定》的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将发布一份报告,而这份报告意在提醒世人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真切后果。报告中的研究结果对美国很多社区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严峻的现实。
美国已推行近十年的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意在成为减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一项典型国家项目。作者在文中研究了RGGI项目是否实现了发电厂二氧化碳减排及相关的健康等效益。作者研究发现,任何形式的碳税都不是实现碳减排的明智之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更好办法是鼓励创新,而不是依靠税收和法规。
美国要求重新协商并签署《巴黎协定》,或者签署一项全新的协定,使其中的条款“公平对待美国”的要求遭到了谴责和驳斥。《巴黎协定》的其余签署国占领了道德高地并公开宣布将更好地执行协定,从而让美国重回协定。
巴基斯坦快速的气候变化趋势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缺水和粮食不安全等风险因素。气候变化给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卫生部门造成了严重影响。建议巴基斯坦政府改善全国排污系统,并向民众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给。政府还需要有良好的天气预报系统、季风策略,并正确执行《2017年气候变化法案》,控制季风造成的破坏。
本文研究了欧盟2010年通过的“建筑能效指令(EPBD)”。欧盟成员国在全面执行建筑能效指令方面并非同等成功。研究发现,对该指令执行程度高的欧盟成员国以较低价格进口了更多的环保产品。对于某些环保产品,出口量也同样增加。这表明,环境法规的实施可以刺激环保产品的国际贸易。
面对当前缓慢的国际经济增长和低商品价格,沙特加大了多样化发展力度,旨在实现更加持久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这一多样化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包括:推动私营部门投资、提升商业环境、为家庭和产业提供巨大财政刺激、提升能源价格以实现政府收入多样化并支持经济结构变化和能源效益、提升可再生能源份额。
碧桂园太平景开发的森林城项目处于一个拥有良好生物多样性的地区。然而,项目已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项目建设使相邻水域的沉积增加,导致绿藻爆发,危及海草区。沿海红树林也正遭清除。
马拉维政府大胆面对森林砍伐危机,为此已采取多项关键措施。上周,马拉维发布两项重要战略——国家森林景观恢复战略和2017-2027年国家木炭战略,概述了如何完成上述目标。森林景观恢复战略列出了具体的恢复行动,设定了明确指标。
亚太地区继续面临气候变化的影响。亚太地区的贫困人口占世界的大多数,这里的居民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讨论有关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最新预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系统,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本文还强调了现有知识的差距并确定了继续研究的途径。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机动车普及和人口密度增加,中国首都北京面临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空气质量问题。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是亚洲开发银行支持更环保、更可持续的交通系统举措的一部分。本文还提出了有关拥堵费、车辆所有权配额和逐步的停车改革如何提高北京出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和内容。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为中国和印度领导全球气候行动铺设了道路。中印通过采取积极行动大幅减排,展现了它们巨大的能力、承诺和领导潜力。鉴于目前的气候变化领导僵局,世界将密切关注印度在G20论坛和COP23气候大会中在气候行动方面的作用。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碳价多年来一直处于低位,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可能仍将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或者其释放的价格信号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价格水平都存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刺激作用(只不过是价格越高,刺激作用越强而已)。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涵盖了很多行业,包括能源行业和诸多能源密集型产业。该体系的限额分配规定以及欧盟和国家层面的气候政策使得对各行业的要求存在差异。作者认为,欧洲碳排放量的减少主要归功于能源行业。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不同成员国和行业产生不同影响。
显示 2172 条中的 2021 到 20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