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氢气被视为零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几个全球南方国家正把自己定位为这种新能源载体的出口国。但是这项新技术到底有什么潜力呢?谁会最终受益?
本文追踪了中亚水外交的潜力。它指出了主要的冲突因素、促进和平的因素、区域动态和水资源的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需要大幅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证明其积极的气候议程。
环境恶化影响到每一个人。支持他人争取清洁空气和水的斗争,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善意,也是应对其他全球问题所需的善意。
随着气候危机加剧,将给企业资产和运营带来重大风险。许多公司尚未实施全面框架,以采取公司特有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从工人面临环境危害增加,到零星恶劣天气导致供应链中断,再到资源可用性下降导致生产短缺,企业可能面临各种气候相关挑战,需要作好准备。本文为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管理框架,将帮助企业解决这些威胁。
菲律宾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一个有趣的案例。菲律宾不顾发展中国家通常表达的成本担忧,正在扩大可再生能源产能。随着低碳能源转型的到来,在私营部门和消费者的利益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将是成功的关键。
本文解释了人类活动如何威胁生物多样性,以及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本文评估了印度各邦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确定各邦在可再生能源安装方面障碍,并提供潜在合作领域。
中国人的勤劳和开创精神在其数千年历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反映在保护和保存其自然资源的举措中。随着世界地球日的来临,放眼全球,中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全球逾四分之三的电池产能在中国。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最近调查,大多数美国人支持美国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超越大众,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
中国车企正在加速抵达欧洲,它们的销售额开始变得可观。
本文探讨VR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作用,可以改变领导人对气候危机的看法。
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中国公司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大厅里挤满了参观者,中国已经成为外国汽车品牌“通向未来之路”。
目前的预测估计,东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5年至2040年间增长139%。随着人口和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该地区声称自己是排放量最低的地区之一的说法在未来几十年将是空洞的。
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冲突的发生是由于在水资源管理问题上各自为政。需要严肃纠正。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了挽救这种局面的途径。
印太地区四分之三表面积被水覆盖,低效的供水和卫生系统以及日益增长水相关气候风险危及该地区安全与稳定。
2003年特斯拉的诞生,拉开了电动车革命的序幕。这反过来又加快了道路交通脱碳的努力,推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例从十年前的 0.2% 上升到 2022 年的 13%。这种激增趋势将继续下去。
特斯拉和中国公司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反映了汽车制造业前所未有的剧变。最明显的转变是电气化。尽管少数汽车制造商仍在尝试氢燃料电池,但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关键技术。
显示 2186 条中的 441 到 4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