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展望的中心主题是“未来气候变暖”。尽管全球加速变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量世界末日设想,但气候变化实际上也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格局和长期投资前景带来一些亮点。
日本已采取具体步骤,将气候变化纳入其防卫和安全战略,并提供必要的预算,以实施减轻气候变化之影响所需的相关措施。这或许标志着日本在印太地区气候安全方面将发挥更突出的领导作用。
气候变化是当前和未来最紧迫的挑战之一。气温和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也会影响军事能力。
“海绵城市”创造了可以被水淹没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能在洪水侵袭时留存下来,而且洪水过后还能欣欣向荣。
本文提供一种理解城市行为如何影响城市边界外树木和森林的方法。“城市森林足迹”方法将农业生产有关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砍伐全球估计数,与特定商品国际贸易和城市消费联系起来。该方法最终以消耗的森林砍伐面积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城市森林足迹”。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十个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当前的绿色资金流不足以满足该国日益增长的需求。
国际研究团队新发表的两篇科学评估论文显示,亚马孙雨林情况糟糕。他们警告说,这个关键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带来“一种性质不同的全球气候机制”,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和中国都有完善种植稻米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研究能力。两国携手合作,可以解决这一巨大挑战。
2022年12月欧盟政策制定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重大一步。欧盟议会、成员国和布鲁塞尔委员会同意碳边界调整(CBAM)条款,该条款将根据一些进口到欧盟产品的排放量征收关税。美国可以在政治上支持欧盟的努力,并建设性地参与帮助美国公司遵守新要求。
中国企业在农业和林产品的主要需求市场开展业务,有机会为正在进行的软商品绿色供应链转型做出贡献,并从中获益。
随着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如今产生全球一半的垃圾和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剧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退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世界各地的城市已采用循环经济,以便减少城市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在亚洲伙伴对欧盟作为气候变化领导者的信心有所恢复的情况下,欧盟可以做些什么来加强与亚洲伙伴的合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时代在变。气候变化、移民和不稳定等挑战相互交织,在脆弱环境下给许多地方和区域行动者带来各自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多边治理机构的关注。
过去一年,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著升级。这场生存危机所产生的威胁日益呈现多面性和环环相扣的性质,并继续考验各国和政府有效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本文回顾2022年的一些关键动向,如极端天气事件、二氧化碳排放、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7)、令人担忧的发现,并对2023年及以后的情形做出预测。
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有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最重大威胁。作者认为,为避免灾难,有必要采取新行动,包括增加适应资金和健全公共医疗体系。
欧洲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能源危机。波兰受到的影响较为严重。化石燃料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大幅上涨,而波兰经济严重依赖化石燃料。能源部门目前需要一个危机应对计划。
一系列严重的国际危机,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系统性的,都对中亚的交通、能源和水资源的连通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与普华永道中国近日联合发布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其对企业的意义》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草案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内容。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显著减轻企业、社会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与自然相关的物理和系统风险。
本文为2010年以来“绿色”公司和“棕色”公司相对股权收益提供新国际证据。
在2022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上,各方同意为遭受气候灾害严重打击的脆弱国家提供“损失和损害”基金。关键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
显示 2185 条中的 541 到 5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