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作为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
全球粮食安全在二十国集团议程中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是巨大的。今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巴厘岛开会时,应考虑共同保障粮食供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并考虑可能达成协议的领域。
随着气候危机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可能是印度未来几十年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印度迫切需要意识到气候变化对其长期粮食安全构成的重大挑战,并采取紧急措施。
中国在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正在开展几个CCUS示范项目。中国已经逐步出台和完善许多与CCUS相关的政策。相关的科学和技术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试点和示范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势头良好。
越来越多国家作出雄心勃勃承诺,致力于在短期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防止排放和工作岗位流失到监管制度不严格国家,一些西方国家政府正在探索一种贸易机制,对碳排放密度比本国高的商品在边境收取费用。七国集团成员国对探索这一选项兴趣日益浓厚,为达成气候和贸易政策制定共同方针创造了机会。
为实现气候目标,美国需要立即采取有效联邦政策。拜登政府承诺到2030年将美国经济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52%,到2050年实现全经济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需要减少排放,并建立起在21世纪中期消除剩余排放的经济体系。
减缓全球变暖需要各国减少碳排放。这需要大多数国家集体参与。然而,存在典型的搭便车问题,即国家不遵守协定,但从其他遵守协定的国家行为中获益。本文评估最近关于利用贸易政策解决与气候缓解战略相关搭便车问题的建议。
为高碳排放行业提供转型融资,应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一系列创新融资方案的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应对其影响,仍是全世界迫切关注的问题。人们已经达成强烈共识,即金融部门不仅需要支持纯粹绿色活动,还需要有效转变现有碳排放企业。获得转型融资对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在2021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可持续融资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议题,并且正在推动全球向净零排放转型。净零排放竞赛的一个特点是,除非所有国家都能实现它们的目标,否则就无法实现净零,而朝着这一目标采取的任何积极步骤都将使所有国家受益。
埃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清华大学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塑料包装产业应从当前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向高效和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该报告呼吁把重点放在源头减量、加强废塑料包装循环系统以及发展高质量循环塑料市场上,这符合中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
为了更好理解排放抵销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经济、环境、金融和政策影响,本文研究使用排放抵销作为监管合规战略的经验教训。将重点放在日益增长的自愿抵销市场上,并审视关键市场驱动因素。
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国38座城市在至少5年时间里保持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同时,仍然削减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城市被定义为“主动达峰”城市。
电动自行车并不便宜——前期成本约为几千美元,每次更换电池还要额外支付几百美元。一些政府已经或正在实施补贴计划,以促进家庭使用电动自行车。然而,对这些电动自行车补贴计划的分析具有挑战性。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结合了行政、保险和2018年瑞典电动自行车补贴计划调查数据。
生物可降解塑料覆盖物让有机农业梦想成真。通过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覆盖物,人们不需要除草剂和杀虫剂,可以节约用水、延长生长季节,并可以收获清洁水果和蔬菜。这也减轻了农民负担。
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之间因果关系正在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本文重新设想了粮食的未来,以及包括印度在内全球南方国家如何建立具有复原力的粮食体系。
量子技术在解决气候危机方面有巨大潜力。量子应用可以在可持续未来中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企业遵守排放标准,改善气候相关决策,并为更好环境提供长期解决方案。
中国日前就正在利用人工降雨手段来“追云逐雨”。中国的目标是在2025年形成完备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人工增雨(雪)总面积超过550万平方公里。
电动交通是交通运输部门一项重要减排措施。电动汽车带来许多好处,包括通过电网集成存储能源,以及减少空气和噪音污染,但它也带来各种挑战,如电网影响和道路安全。本文回顾了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23个相关的地方案例研究。
10年前,手持甲烷监测仪要么过于简单,无法连续监测,要么过于昂贵,不切实际。卫星监测昂贵、不敏感、分辨率低。但现在,Kuva Systems的老板斯特凡·博坎佩尔(Stefan Bokaemper)说“甲烷排放是一个我们有工具来解决的问题。”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地球上所有物种面临的灭绝威胁可能比此前认为的要严重得多。此前一项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自1500年以来,全球约有30%的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或濒临灭绝。
显示 2185 条中的 661 到 6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