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通过脱碳技术席卷全球。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等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其太阳能面板和风力发电机也得到推广。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在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就像“一带一路”倡议那样,中国脱碳技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共同推动非洲绿色工业化,中国和非洲伙伴可以为气候变化时代南南合作树立新的标准。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飞速发展,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避免气候灾难的最大希望。
随着能源安全引发的担忧得到缓解,以及政府对绿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一系列政策公告凸显中国在加快气候行动方面的信心日益增强。
自然资本核算(NCA)利用生物物理和货币指标来衡量和报告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状况和经济价值。中国正在试行NCA实践,同时逐步将其纳入政策、决策和投资过程。本文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及其带来的经验教训。
本文简要解释了水中的废物如何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的生计和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金融未来的政策目标应侧重于促进可持续技术进步。
中国迅速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解决方案为本地和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全球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应积极与中国合作,共同打造一条可持续的产业转型之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无论是在减少全球排放还是在推进绿色转型方面,欧盟都不能忽视中国。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中国的“绿色浪潮”,2023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资。
公园众多一直是北京市的特色之一,当地公园建设步伐一直在加快。今年1月媒体报道称,2024年,北京将持续增绿,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达到91%。目前,北京公园总数达到106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
夏季伊始,中国多个省份就展开了大规模应急响应工作,防范极端天气演变为灾难。
在欧洲人购买的新车中,纯电动汽车仅占15%左右,其中约四分之一还是中国制造的。实际上,欧洲只能使用中国进口产品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同时保护国内产业。
基于对山西选定试点村庄固体废物管理的研究,文章介绍四种成功的农村固体废物管理技术模式:在县一级集中管理废物;在县、村一级集中管理;在城镇一级分散管理;跨县镇全面治理固体废物。
在廉价、清洁的技术方面,中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领导者。任何阻碍最便宜低碳产品流动的措施都将增加转型成本,并减缓转型速度,从而增加欧盟无法实现减排目标的风险。
作为绿色技术的倡导者,中国预计将继续推动海外“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化,更广泛关注环境可持续性。
本文全面分析了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情况,强调了改革全球金融架构的必要性。
作者以中国广东省为例,选择广东深圳和佛山两个城市进行深入分析,在2022-2030年时间框架内,评估了不同用例和年份中零排放卡车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实际价格大幅下降推动需求增长。在美国,这可以部分归因于《通胀削减法案》中包含的清洁能源补贴,更重要的是,归因于低成本的中国进口产品。
中国正计划进行十年来的首次大熊猫普查,并希望恢复将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栖息地的做法。人们希望大熊猫保护工作促进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
显示 2172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