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装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快。专家们认为,中国将带头领导全球减少碳排放的事业。
几十年来,人们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栽种了一圈长度约3000公里的苗木。今年,成千上万的工人被动员起来完成最后一段缺口。
中国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成就。中国取得的成就表明,由人民掌握生产力,而不是少数亿万富翁控制一切,可以解决这场全球性危机。
在中国,很多草原出现退化,而牧民要依靠草原维持生计。牧草种子生产和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将为草原提供所需的疗愈。
2024年前9个月,中国新增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就达到约200吉瓦。这几乎是美国2024年全年预计新增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的4倍。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在一份报告中说,44%的学术和产业界气候专家认为,中国的碳排放最迟将在2025年达峰。
价格低廉的中国技术正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推广,帮助电力生产、公路运输等领域实现脱碳。
10多年前,北京曾被称为世界雾霾之都。2013年以来,北京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得以大幅减轻空气污染。新德里能从北京治理空气污染的行动中学到什么吗?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份60家上市金融企业的134个样本,构建了金融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评估框架,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对省际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追踪。
南亚的气候脆弱性严重损害该地区社会经济稳定。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水、粮食和能源等相互关联的部门尤为明显,这些部门对经济和人类发展至关重要,但日益受到气候压力的制约。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
绝不是说应该欢迎中国的每一笔投资,但在某些领域,中国制造业的经验可能会有所帮助,利好美国相关产业。
能源与水的关系正在给能源和气候规划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需要制定一个更综合的分析框架,以便做出战略投资决定。
随着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影响增加,在地方一级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变得迫切。
中国的生态保护修复投融资政策不断完善。为了推广生态工程,中国中央政府提供投资、补贴、注资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则创新各种政策,包括投资、补贴、补偿和许可等。
鉴于能源系统的综合性和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国际合作符合每一方的战略利益。要应对气候危机带来的风险,战略合作和务实的经济外交至关重要。
氢正在成为一种可扩展且灵活的清洁能源系统。
无论是通过现金转移支付还是社会保险,通过提高福利水平或扩大现有福利的覆盖范围,这些社会保障机制有助于预防贫困陷阱,让社区能够更快地恢复。
在过去30年里,美国和中国促成了几项突破性的气候协议和政策创新。从1997年成立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到2023年发表《阳光之乡声明》,这种双边环境关系不断适应政治变化。
中国和巴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全方位气候伙伴关系——包括投资、贸易、技术合作和能力发展,以及聚焦绿色经济转型——可以成为南南气候合作的有力模式。
当今世界必须迅速脱碳,以解决气候变化这一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的清洁能源产能为加速推广清洁能源带来巨大潜力。全球能源转型需要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务实的方式,中国应继续提供清洁技术解决方案。
显示 2183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