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众人期待已久的复苏计划提案,这个被称为“新一代欧盟”的新计划打破了成员国共同债务的禁忌,提出了7500亿欧元的联合贷款,以提振经济和投资未来。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明显,环境界许多人事呼吁对地球气候进行人为操纵,以减缓气候变化。一个经常提到的方法是向大气中注入硫酸盐来冷却正在变暖的地球。与印度最相关的是硫酸盐注入对全球降雨模式的影响。向土壤中注入硫酸盐也有可能改变印度的季风气候,导致这个严重依赖农业经济的国家大面积歉收。
天然气随时可以用来供电,还能迅速增减电压,以极小成本应对需求波动。在2020年4月5日印度全国熄灯期间,31千兆瓦的用电负荷在10分钟内消失又恢复,是天然气发电(以及更大份额的水力发电)的快速升压能力让电网维持稳定。如果新的碳捕获技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天然气(以及煤炭)发电可以实现零碳排放。
利用现有工具,电力部门脱碳工作已经在进行中。近年来,美国在电力脱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年美国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比2007年的峰值减少了33%(8亿吨),尽管发电水平几乎相同。然而,未来的进展将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在净排放量接近零的情况下。
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纳入量化宽松企业债券购买的考虑范围,不仅在财务上是审慎的,还可能有助于释放增长,并带来强劲、可持续、包容的经济。各国政府有充分的理由采取气候行动。
由于世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缺乏明确领导者,人们已把目光聚焦在欧盟和中国,认为欧中是引导全球气候合作的潜在合作伙伴。尽管欧中气候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双方仍应努力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本文就双方如何展开气候合作进行了分析。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在确保可持续用水供应方面困难重重,用水安全形势不断恶化,这已成为一种长期性的地区难题。海湾地区自然水资源匮乏,降雨量少且蒸发率高,但是,这些自然条件只是该地区水资源以惊人速度减少的部分原因。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水循环,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更加多变和不可预测。要确保社会和社区能够持续获得安全用水,将需要在四个相互关联的领域采取行动,并得到政治意愿、资金和问责制的支持:(1)改善用水供应状况;(2)提高用水质量;(3)加强水资源管理;(4)确保人民能够得到安全和用得起的水、卫生设施和清洁设施。
新冠肺炎大流行与环境问题间存在联系,包括为遏制疫情采取的封锁措施带来的环境后果,以及解封政策可能的环境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预防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热点问题,但现在已被疫情掩盖。随着世界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许多其它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之间的冲突将进一步加剧。
环保主义激进分子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只会令气候行动更加迫切。但是顽固的工业家们同样坚信,修复受损的经济是重中之重,必要时可推迟执行更严格的环境法规。环保主义者与经济恢复拥护者之间的战斗已经打响,其结果将定义新冠肺炎大流行后的世界。
2020年本应是气候行动的决定性之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了。由于各国和地方政府集中精力控制新冠病毒传播并尽快为感染者提供医疗和收入支持,导致许多气候行动计划被搁置。那么,在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国如何维持气候行动?
东盟仍有大量基础设施需求未得到满足,尤其是在交通和电力领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该地区能否保持韧性,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化解当前的经济问题,同时继续关注气候变化等关乎可持续性的重大、长期性威胁。因此,东盟应把当前的危机视为一次机遇,借此重新思考并对可持续基础设施进行长期再投资。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可以转化为福音,启动一个无论如何最终都需要启动的进程。如果美国国内那些现在生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地区看不到自身在低碳经济中可行的经济角色,很难想象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严肃的行动。同样,当美国许多州未能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采掘业的依赖时,很难想象会出现广泛的经济增长。
经过疫情考验,公众意识到未来的挑战。在中国,有87%的人表示,从长期来看,气候变化会与新冠肺炎一样带来严重影响。尽管澳大利亚的数字要低得多,但大多数人(59%)也同意这点。那么,一旦当前的危机消退,这种担忧会最终转化为解决气候变化的真正进展吗?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新冠病毒一样,各种环境退化对俄罗斯的威胁要大于对北约、美国等国的威胁总和。而俄罗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威胁方面做得很少。俄罗斯应认识到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的严重程度,在二十年内对能源转型进行全面的公平的评估。
鉴于航空部门脱碳面临独特挑战,美国联邦政府应该出台务实的、针对具体部门的联邦政策,鼓励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为此,本文给出一套短期和长期的联邦政策选择。
中国政府2016-2020年的“十三五”规划对于希望利用对环境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企业而言,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鼓励中国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因为中国正力图解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全世界的精力理所当然地集中在遏制病毒和控制经济后果上。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气候危机仍然和以往一样紧迫。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威胁,加强对这两种威胁的应对能力是当务之急。
“一带一路”不断向着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绿色“一带一路”不仅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成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新实践。
具有包容性的循环经济可以确保短期和长期的应变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为何发展循环经济向世界展示了应对新旧全球风险的解决方案。
显示 2175 条中的 1521 到 154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