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危机,包括失控的气候变化、濒临崩溃的生物多样性和世界海洋的缓慢死亡,暴露了作为21世纪治国方略指南的传统政治现实主义的局限性。世界各国现在应该采取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世界政治,把保护生物圈作为一项核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目标。这种新心态被称为生态现实主义。
由欧盟委员会推出的《欧洲绿色协议》是针对脱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其目标是到2050年使欧盟达到气候中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与1990年水平相比,减排目标必须从40%提高到65%。化石和核电厂必须完全用100%可再生能源替代。这可以减少超过6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近期,印度政府公布了一项颇具雄心的计划——“自力更生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该计划不仅可以用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也可以作为印度长期发展的路线图。但是,作为一项带有愿景性质的计划,“自力更生的印度”却未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问题予以关注。
孟加拉湾极易发生极端天气事件,而这类事件极易给地区带来巨大灾难。面对这种情况,孟加拉湾的代表性次区域组织——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的反应却很慢,花费了较长时间才开始培养自身在减灾方面的集体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新冠肺炎不会是世界遭遇的最后一次大流行病。只要人类继续没有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新的病毒就可能出现,进而引发新的大流行病。本文研究了人类活动与大流行病的联系,审查了与流行病之间的因果联系,特别是人畜共患病间的联系。文章强调了气候变化是促使大流行病暴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冠肺炎大流行从经济和地缘政治双重层面彻底改变了全球能源前景。疫情引发的石油需求骤减加上价格战,大大增加了一些油气生产国的不稳定风险。但化石燃料价格下跌以及应对新冠病毒危机的适当经济和能源政策可能有利于能源转型和整个绿色经济领域。
本文概述了绿色企业应努力迎接一个更具韧性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新时代。它研究了将推动印度经济更具全球竞争力,同时使其更接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行业,这是一种可以称为“走向绿色前沿”的发展方式。本文还通过证明市场生态系统对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强调了市场创造如何成为绿色转型过程的基础。
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正在要求国际社会对气候相关损失与损害给予更多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正在解决“损失与损害”问题,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将安全理事会视为相关辩论的另一个关键场所。安理会可以阐明气候政策利益,以提高认识和改进预警手段。
2019年,中国山东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设立山东绿色发展基金项目谈判取得圆满成功,基金总规模为15亿美元。2019年底,绿色气候基金(GCF)批准出资1亿美元支持山东绿色发展基金项目。该基金引入了一种创新机制,以激发私人、机构和商业资本,在山东省发展气候友好型基础设施和商业。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金融压力让人得以一窥美国金融体系和更大范围的经济在气候冲击下将面临什么局面。鉴于金融系统在气候问题上不透明,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必须迅速积极地采取措施,衡量和减轻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影响。
美国有机会推进一种国内和国际能源战略:在鼓励和支持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建设性国际竞争的同时,它还能为美国提供切实的经济、安全和环境效益。这样一种战略应以三项关键原则为基础:旧战略将失灵,太多事情已然改变;重新投资国内能源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鼓励国际竞争,力争上游。
在世界继续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及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时,德国指出以更好方式重建的道路,即兼顾环境和经济问题。德国1300亿欧元国内刺激计划不只是为了经济复苏,也是在为建设一个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就业机会丰富的经济铺路。
6月3日至4日晚,德国联合政府公布了危机过后的复苏计划。计划总金额为1300亿欧元,远超预期,预计其中约350亿欧元用于气候友好型投资,特别是用于运输部门和发展氢能源工业
过去十年,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激增,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与诸如水质和栖息地保护等环境考虑相冲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采取广泛且可接受的低碳行动的必要性变得更加紧迫。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自愿减少其环境影响的意愿提升,应该利用现有的机会来这样做。
亚洲开发银行(日本)日前发布《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作为首份《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该报告总结了部分亚太地区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锂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处理锂离子电池的环境影响仍是一个主要问题。处理不当不仅造成环境问题,还会浪费经济机会。而回收锂离子电池可以降低能耗,减少自然资源浪费。
非洲传统的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包括非洲气候变化谈判小组在全球气候论坛上的突出努力,一直广受关注。然而,人们对非洲联盟如何讨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安全影响知之甚少。这份政策简报概述了非洲联盟应对行动的进展。
安倍政府希望到2030年核电站能提供至少20%的电力,且有意增加煤炭发电量。相比之下,政府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仅为22%至24%,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日本为何没能在可再生能源转型上有大作为呢?一方面,日本人口稠密,多山。建设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场成本高。另一方面,政策也遏制了可再生能源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让人类有机会自问,对于知道即将发生但又很容易忽视的危机,人类准备如何应对。从区域和双边关系到人类用于保障安全、公共卫生、贸易、发展、数据和金融的各个系统和组织,都将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将重塑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及人类对未来的期望。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经济危机发生之前,美国银行资金充足。然而,疫情暴发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经济活动突然停止增加了银行在未来几个季度面临巨额信贷损失的风险。决策者应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确保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使得它们能够在发生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期间和经济活动恢复正常时继续提供信贷。
显示 2200 条中的 1521 到 1540 条结果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山东港口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吞吐量和航线实现“双增长”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