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杂志10月底发表的一项令人吃惊的新研究显示,海平面上升将在未来30年危及3亿多人的生命。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将比之前想象的严重得多,《纽约时报》称,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到中国南部和东部,再到东南亚的低洼地区,“可能会淹没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沿海城市”。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讨论了碳边境调节税,之后研究了三个主要的批评观点,最后勾勒出了前进的方向。本文的目的是揭开欧洲《绿色协议》碳边境调节税的神秘面纱,揭穿一些错误的理念,并引发有关前进道路的辩论。
尽管目前欧洲正在经历去工业化、去本地化和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趋势,但整个欧洲大陆工业部门仍雇用了约5000万人。欧洲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保持其在国际参与者中的竞争力。工业4.0的想法就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为了保持其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该行业需要提高生产绩效,同时与欧盟到2050年力争实现的完全脱碳目标保持一致。
与气候有关的安全风险正在改变进行多边和平建设努力的安全格局。通过对联合国驻索马里援助团(UNSOM)进行深入评估,本政策文件可以窥见气候变化时期和平建设的未来。作者建议,需要采取协同的政策应对措施,以便将对气候相关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转化为联合国为维持和平所作努力的机会。
10月30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在外国投资倡议宣布,沙特提出了循环碳经济的概念。文章指出,凭借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胆新愿景,沙特有机会改变气候辩论,将现有气候辩论转变为一种明确地包含和鼓励所有可能的气候变化缓解方案的方法。此举符合沙特作为2020年G20轮值主席国的职责,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非洲政策研究所(肯尼亚)高级助理George Nyongesa在题为《摩洛哥旅游业因中摩关系而发展蓬勃》的文章中称,摩洛哥与中国有着六十年友好关系的历史。目前,中国是仅次于法国和西班牙的摩洛哥第三大贸易伙伴,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8亿美元。
使用基于市场的可交易绩效标准来减少工业碳排放,针对能源密集型工业生产流程设定碳排放基准,并根据该基准评估企业排放情况。排放量超过基准水平的公司需要付费;排放量减至基准水平以下的企业将获得可交易的排放额度,可以将其出售给其他面临较高减排成本的企业。
印尼气候观察(CWI)平台研究发现:自2010年以来,印尼林业和能源行业排放量最大;在前10个排放大省中,东爪哇、明古鲁和南苏拉威西已错过2020年减排目标;在印尼34个省中,明古鲁和廖内省的碳密集程度最高。
虽然过去十年取得显著进步,但若想让美国经济深度脱碳,仍需要进一步创新。经济学家考虑使用碳定价工具——碳税或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但目前没有一个全面的、全国性的碳定价倡议,预计近期也不会出现。
鉴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必须为地中海北部和南部海岸的城市提供高效、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城市物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鼓励公交车队的现代化。更换过时的车辆必须同时考虑环境标准和其他同样相关的因素。
通过承诺在上任100天内推动欧洲通过绿色协议,新当选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有望以广泛而激进的方式迅速做出反应。作者列出了“欧洲绿色协议”的五个优先事项,包括:加速提高能源效率;制定到2040年实现电力完全脱碳的战略;支持部门耦合、实验和创新;通过提供经济机会实现合理转型;展开气候外交攻势。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新闻媒体和公民正在不断就两国之间的跨境水资源和空气质量展开讨论。每个国家都继续对其水资源开发计划带来的影响以及农业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表示关切。然而,两国之间关于共享空气和水资源的对话可能会受益于切实的科学研究及对水和农业管理活动的实际成因和影响的分析。
巴西亚马逊雨林在2019年夏天遭遇的大火表明,多年来巴西政府的政策是失败的。尤其是最近,巴西负责控制人为火灾的公共机构被故意削弱之后,这一点更为明显。作者估计,如果维持当前的森林砍伐率,亚马逊雨林将在2021年接近估算的临界点,而一旦超过这个临界值,雨林就无法产生充足的雨水来维持自身存在。
过去几周,印尼的森林大火成为全球新闻头条。虽然林火是周期性的,通常发生在印尼每年的7月到10月,但今年是20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这些火灾——大部分由人为放火清理土地所致——可能破坏印尼近年来在控制森林砍伐方面取得的进展。
在日益增加的公众压力下,各国政客和监管机构正忙于设定限制碳排放量的目标。至少有60个国家和100多个城市承诺实现“净零排放”。问题在于,很少有人能够完全解释在国内消费,却在国外产生的产品所产生的排放。
从长远来看,努力使中国经济、交通运输系统和能源系统的结构从煤炭和石油转移出去至关重要。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全球关注的焦点将越来越集中在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上。碳交易在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
新当选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气候中立作为拟议中的《欧洲绿色协议》的主要目标之一。欧盟成员国现在正在讨论是否正式就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达成一致。一些国家已经设定了截止日期——芬兰将日期设在了2035年。这引发了对适当政策组合的思考,以推动低碳创新和投资,同时解决碳泄漏问题。
在没有大规模部署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可靠的方案可以实现欧盟的长期气候政策目标,例如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CCS技术是高能耗行业脱碳的先决条件,在欧盟,这些行业约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五分之一。
虽然气候是造成非洲和世界各地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水资源和相关服务管理不善是最大挑战。气候变化令降雨更加不稳定,增大旱涝风险,投资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基础设施正变得越发重要。在三个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将会提高非洲人民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联合国进行了一些适度但值得注意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例子就是建立气候安全机制。本文总结了联合国气候安全辩论的最新进展,并着重指出了未来行动的三个优先领域。
显示 2175 条中的 1601 到 162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